特应性皮炎以前称为“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的特发性皮肤炎症性疾病。
01
—
发病特征
判断是不是特应性皮炎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皮肤瘙痒持续发作一年以上。皮损多种多样,可有渗出现象。
2,大多在2岁之前发病。
3,最多发于身体屈侧,如肘窝、腘窝、踝前、颈周。10岁之前的儿童还可以发于面郏部。
4,曾有全身皮肤干燥。
5,曾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或者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类似病史。
6,化验血清IgE升高,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02
临床分期
1,婴儿期。有60%的患者在1岁之内出现症状,初发时面颊瘙痒性红斑,继而出现针头大小丘疹、丘疱疹,密集成片,皮损多形性,境界不清,挠抓或摩擦后形成糜烂、渗出、结痂。可迅速发展到头皮、额、颈、腕、四肢屈侧。病情时轻时重,可见某些食物或环境因素而加重。一般在2岁之内逐渐好转,少数患者反复发病进入儿童期特应性皮炎。
2,儿童期。可在婴儿期特应性皮炎缓解1~2之后发生并逐渐加重,也可以自婴儿期延续发生。
皮损多发于四肢(肘窝、腘窝),其次为眼睑、面部。皮肤暗红色,常因挠抓而加重,形成苔藓样变,因瘙痒剧烈,形成“瘙痒—搔抓——瘙痒”有恶性循环。
3,青年成人期。指12岁之后青少年期及成人阶段的特应性皮炎,可从儿童期发展而来,也可直接发生。好发于肘窝、腘窝、四肢、躯干。皮损表现为局限性苔藓样变,有时出现急性、亚急性湿疹样改变,部分患者表现为泛发性干燥丘疹。瘙痒剧烈,搔抓出现血痂、鳞屑、色素沉着等继发改变。
03
防治方法
1,平时注意观察,避免导致病情加重的环境因素。避免过热刺激,避免搔抓,发现食用某种食物后加重者应避免再次食用。尽可能避免使用肥皂类用品,避免过多去除皮脂膜。干燥明显时可用保湿滋润类药物。
2,外用药物,最多用的是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但应注意长时间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建议以中药制剂为主。
3,口服抗组胺药可缓解瘙痒症状,减少搔抓。
4,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配合抗生素。
5,内服中药为主要治疗方法,可根据个人情况使用中药或中成药。我科采用祛风除湿方治疗顽固皮炎取得显著疗效。
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有用请在底部右下方点个“在看”,转发到朋友圈或给需要的朋友,谢谢!
点击以下标题可查看相关历史文章
痤疮青春痘是怎么引起的》》》
为什么过敏只发生在脸上》》》冬天是银屑病(牛皮癣)的一道坎》》》
治疗慢性荨麻疹不走弯路》》》
封包治疗灰指甲操作方法》》》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
银屑病(牛皮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红癣怎么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防治》》》
王军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