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剥脱性皮炎治疗专科医院 >> 剥脱性皮炎症状 >> 常用降尿酸药别嘌醇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的

常用降尿酸药别嘌醇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的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很多高尿酸血症患者无明显不适,往往被忽视。临床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不仅引起痛风,而且与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血尿酸水平升高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并发症越严重。因此,对高尿酸血症应及早干预和治疗,对无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也应进行降尿酸治疗。

临床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

日常饮食情况下,非同日2次测定血尿酸水平,男性>μmol/L,女性>μmol/L;而对于有痛风症状的患者,男女均应降到μmol/L以下。低嘌呤饮食、大量饮水、规律运动、控制体质量等是控制高尿酸血症最重要、最基础的干预措施。在非药物干预效果不佳时,应在医师指导下接受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血尿酸水平是调整用药的主要参考依据。

血尿酸增高的原因分为三大类:即生成过多型、排泄减少型和混合型。原则上,对于尿酸生成过多型的患者,宜选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对于尿酸排泄减少型的患者,宜用促进尿酸从肾脏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等);如果单用一种降尿酸药物不能使血尿酸控制达标,也可考虑将两类降尿酸药物联用。此外,在具体选用降尿酸药物时,除了要考虑前面提到的病因类型之外,还要结合患者肝肾功能状况(尤其是肾功能)、有无尿路结石以及HLA-B*基因检测结果。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主要有三种:苯溴马隆、别嘌呤醇及非布司他。下面就来详细谈谈这三种药物有什么区别。

作用机制的区别

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属于抑制尿酸合成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合成,降低血尿酸水平。

苯溴马隆:属于促尿酸排泄药,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转运蛋白-1,抑制尿酸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适应症的区别

别嘌醇:可用于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痛风、继发于恶性肿瘤的高尿酸血症、器官移植后高尿酸血症,以及草酸钙性结石病。

非布司他:尚无应用于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包括器官移植)的研究,因此不建议应用于尿酸盐大量升高的患者,如恶性疾病、Lesch-Nyhan综合征。(说明书)

苯溴马隆: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痛风以及痛风性关节炎非急性发作期。

安全性的区别

别嘌醇:可引起致死性剥脱性皮炎等超敏反应综合征。HLA-B*基因阳性、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和肾功能不全是别嘌醇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中国汉族人HLA-B*基因阳性率为6%~8%,而白人仅为2%。因此建议,国人在使用别嘌呤醇前,应该进行HLA-B*基因检测,结果阳性的患者禁止使用。

非布司他:相比于别嘌醇,非布司他具有较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虽然与非布司他的因果关系还未确定,但服药时应监测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症状和体征。

苯溴马隆:最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xu.com/wacs/118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