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书中部分内容展示:
大疱性皮肤损害
SLE患者出现大疱性皮肤损害较少见,仅约0.4%,容易辨认。损害可分为两大类,包括狼疮特异性损害和狼疮非特异性损害。这2类皮损临床表现相似,均是慢性复发性水疱样皮疹,好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和上肢,亦可分布于全身。免疫病理学和血清学检查对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狼疮特异性损害又称为大疱性红斑狼疮。国外研究人员发现,大疱性红斑狼疮可以伴有抗基底膜抗体,但只作用于基底膜真皮侧,而不像大疱性类大疱疮,其抗体可以单独作用于基底膜表皮侧或同时作用于表皮侧及真皮侧。目前认为这种抗基底膜抗体作用于含羧基末端的Ⅶ型前胶原。
狼疮非特异性损害包括大疱性类大疱疮、疱疹样皮炎、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红斑性大疱疮和迟发性皮肤型卟啉病。这些皮损的病理改变与其单独发病时的病理相同。因此,这些皮损是由SLE免疫异常过程所引起,还是仅与SLE并存,目前仍有争议。
大疱性红斑狼疮可以反复出现,并有一定自愈倾向,皮损的复发可能与病情加重有关。
SLE患者,女,24岁。图为手部大疱性皮肤损害,部分融合似剥脱性皮炎。
SLE患者,女,39岁。图为手指端大疱性皮肤损害。
书中更多精彩图片不容错过
等您浏览……
这本图谱
所有图片均来收集自临床一线
都是SLE患者的最典型临床表现
反映了中国SLE患者最真实的现状
这本书于年新鲜出版;
这本书的出版方是“复旦大学出版社”
如今全国最大、最出名的出版集团之一。
这本书的主编是
医院内科学系主任张奉春
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
安徽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帅宗文
这本图谱收集了
全国一线临床医生提交的余张狼疮图片;
是中国风湿科医生集体智慧的结晶;
也是临床、科研和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书中的彩图张张精彩,堪称经典
作为风湿科医生,您怎能错过?
限时特价
购书方式
第一步:在支付宝中,扫描下方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