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误区,慎用!!!你还在滥用抗生素吗?11月16—22日是首个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世卫组织提醒大家:当你并不需要时,别要求医生开抗生素。64%受访者错用抗生素治感冒对于抗生素,你了解多少?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在12个国家进行了有关抗生素问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于抗生素耐药性对于公共健康所构成的威胁存在模糊认识,并且不知道如何采取措施减轻这一威害的程度。
中国有人通过网络提交了调查回复。有53%的受访者错误地相信,一旦病情好转,他们就应该停止服用抗生素,而不是坚持遵照医嘱服完整个一个疗程。61%的受访者不正确地认为,感冒和流感可以用抗生素来治疗。83%的受访者表示,农民应该减少让动物服用抗生素。这一比例在所有受访国家中是最高的。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日内瓦举行的报告发布会上表示,抗生素耐药性的日益增强是一项全球危机,一线抗生素药物正在失去它们的效力,这使得一系列范围广泛的感染难以得到治疗。而替代性治疗则变得更加昂贵和带来更大的毒副作用,并需要花费更长的治疗周期。耐药—抗生素滥用的真正危害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的真正危害在于加剧细菌耐药的情况。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国外媒体称,中国科学家近期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病菌变种,取名为MCR-1基因,它可以保护细菌不被粘菌素杀死,其耐药性很可能是农场动物中药物滥用所致。科学家表示,一旦这种具备抗生素药物耐药性的细菌在全球蔓延开来,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
研究发现,一旦细菌具备对药品治疗的完全抵抗力,就意味着抗生素灾难,会令药物重新回到面对疾病无计可施的黑暗时代。如此一来,普通感染就可能致人死亡,而那些依赖抗生素的外科手术和癌症治疗法将面临更深重的威胁。
现在,细菌耐药形势已经十分严峻。细菌对目前广泛使用抗生素,大多有较高的耐药率。以往,人们通过开发新的抗生素来解决耐药问题,但现在开发新抗生素的速度已经远远赶不上细菌耐药的脚步了,因此,通过控制抗生素使用减慢耐药细菌的蔓延就变得非常必要。你必知的九大抗生素用药误区减少滥用,我们能做什么?提醒身为非专业人员,牢记以下几条对促进减少抗生素滥用有所帮助:1、不要自己决定是否用药。抗生素是处方药,需经过医生的判断再使用。2、不要自己停药或减量。抗生素并非用量越少越好,要知道,不足量的使用更容易催生耐药。3、不要追求新的、高档的抗菌药物。4、无论何时,消毒和隔离都是对付病菌的好方法。“同时,关于抗生素,这九大误区你不得不知~误区一:抗生素=消炎药
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而抗生素仅适用于细菌引起的炎症,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误区二: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误区三: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用窄谱抗生素。误区四: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每种抗生素优势、劣势各不相同,要因病、因人选择。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新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抗生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误区五: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一般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因为联合用药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发生耐药性。一般来说,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误区六: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大家习惯在药店买感冒药的同时加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是浪费也是滥用。误区七:发烧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误区八:频繁更换抗生素
抗生素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此外,给药途径不当及全身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频繁更换药物,不仅伤身而且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误区九:一旦有效就停药
抗生素使用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不但治不好病,即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症状复发再次用药,相当于增加了药物对细菌的自然选择时间,也会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抗药性。来源:参考消息网、人民网、果壳网等
白癜风偏方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