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剥脱性皮炎治疗专科医院 >> 剥脱性皮炎预防 >> 脂溢性皮炎不同类型的症状表现

脂溢性皮炎不同类型的症状表现

 

脂溢性皮炎不同类型的症状表现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根据病因病机以及所发部位的不同脂溢性皮炎在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也不同。为了让大家对脂溢性皮炎有更多的认识,医院的专家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脂溢性皮炎不同类型的症状表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脂溢性皮炎常见于皮脂腺分布比较丰富的部位,通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至其他脂溢部位。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腻,油炸,辛辣,炙爆、甜腻等饮食,使脂溢性皮炎的患者越来越多,从新生儿到成年人,各个阶段的人群都有。脂溢性皮炎主要以多脂、多毛及多汗部位易发病,损害倾向于淡红色、鲜红色或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上有油腻性鳞屑或结痂。常由头皮开始,逐渐向面部、耳后、腋窝、上胸部、肩胛部、肚脐窝、腹股沟等部位发作。由于部位和损害的轻重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区别,如下:

1.头面部脂溢性皮炎:多首发于头部,最初表现为灰白色糠秕状或油腻性鳞屑斑片,以后逐渐扩展融合成边界清楚的大斑片,甚至累及大部分头皮。鳞屑呈干燥的粉末状或油腻鳞片状,可伴轻度红斑或针头大小红色毛囊丘疹、渗出及厚痂。严重者全头皮均覆有油腻性臭味厚痂,并伴有脱发。头额、眶上、眼睑、鼻唇沟尤甚,为黄红色或油腻性鳞屑斑疹。眶上部眉及其周围弥漫性红斑、脱屑,眉毛因搔抓而稀少。眼睑受累呈睑缘炎,睑缘有细小的白色鳞屑覆盖,严重时可成溃疡,愈后有瘢痕和睫毛毛囊破坏。鼻唇沟也可见黄红色或油腻性鳞屑斑片,间有皲裂,皲裂可以在单侧或双侧,多见于女孩或青年女性。另外,胡须部位损害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毛囊口轻度红肿、发炎伴有小的淡褐色结痂常称“须疮”,顽固难治。另一种表现为播散性红色、油腻性鳞屑,合并感染时可有脓疱、毛囊炎。脓疱形成较深,累及整个毛囊,导致毛囊破坏与瘢痕形成,偶有头皮及趾骨部同时累及。

2.发于胸前和肩胛骨间:最初为小的红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腻性鳞屑,以后渐渐形成中央具有细碎糠秕状鳞屑,边缘有暗色丘疹及较大的油腻性鳞屑的环状斑片,以后扩展、融合成为图案状皮疹。糠疹样损害数目多少不一,邻近皮损也可互相融合成片,有时类似于玫瑰糠疹,但范围较广。四肢损害表现为湿疹样斑片,与湿疹不易区别。

3.褶皱部:常见于腋部、腹股沟、乳房下和脐部。多发于三十到五十岁,尤其是肥胖中年妇女。皮损以播散性摩擦红斑形式存在,红斑的边界清楚,上有油腻性鳞屑,时有表皮裂隙、肿胀。由于局部多汗、继发感染或不适当的治疗可使皮损发作。两性生殖器被累及时,常表现为圆形的红斑和鳞屑,可形成皮肤剥脱,也可因慢性增厚呈银屑病样表现,这种情况没有典型的溢脂性皮炎的特征。

4.继发红皮症:脂溢性皮炎重症者可呈大片状弥漫性损害,炎症显著,病情在发展过程中会倾向湿疹样化,表面糜烂、渗液、结痂,甚至继发红皮症,全身弥漫潮红,覆盖鳞屑。患者毛发细软稀疏、指甲增厚变脆,易折断,掌跖角化患病时间长久者,皮肤浸润增厚,可苔藓化。

5.婴儿脂溢性皮炎:出生后二周到十周左右发病,一般累及头皮、尿布区及褶皱部位。头皮皮损为局部或全部被覆盖灰黄色或黄褐色油腻性痂皮,发于耳、眉、鼻唇沟及褶皱等处,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圆形或椭圆形,常伴有灰白色糠状鳞屑。红斑可扩展融合并粘着油腻性黄痂,间有糜烂、渗出,炎症比较显著,损害常为对称性,但成人的毛囊损害于皮脂溢出可继发真菌或细菌感染。

预约或咨询挂号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吡美莫司软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xu.com/wadwh/9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