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由中国医医院
皮肤科李臻臻医师提供
为什么皮肤敏感的会是我?
实际上,敏感皮肤的促发因素非常复杂,既有个体因素(遗传、年龄、激素水平等),也有外界因素(日晒、温度变化、不当清洁或护肤、医美治疗等)。之所以换季时皮肤敏感的人增加,可能就是受温度及日晒变化的影响。而不正确的护肤习惯,如过度清洁、频繁使用角质剥脱产品、滥用彩妆等,都是加重皮肤敏感的常见原因。不过,上述因素只是诱发因素,真正导致皮肤敏感的“元凶”其实是皮肤屏障受损。表皮屏障的砖墙结构
砖块:角质细胞
灰浆:细胞间脂质(神经酰胺、游离脂肪酸、胆固醇
我们的表皮屏障犹如一个“砖墙”结构:表皮的角质细胞犹如“砖块”,而细胞间脂质则犹如“灰浆”,包裹着细胞砖块,使其规律、紧密地排列成一道稳固的皮肤屏障。这个屏障一方面可以防止外界的刺激因素对皮肤造成损伤,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皮肤内部的水分、营养物质通过表皮丢失,同时还可以与其他的皮肤屏障,如微生态屏障、免疫屏障等互相影响和调控,共同维持面部皮肤的正常生理代谢。而一旦这层“砖墙”被破坏,便会出现一系列改变:
1.皮肤水分丢失增多——产生干燥、紧绷、脱屑等不适;
2.外界刺激物质及表皮共生菌进入皮肤内部——引发一系列免疫及炎症反应,造成血管扩张,皮肤红肿现象;
3.屏障对于皮肤神经末梢的保护能力减弱——更易产生瘙痒、刺痛、烧灼感。
由此可见,修复皮肤屏障是敏感皮肤护理的核心。敏感皮肤又该如何自救呢?
敏感皮肤的护理,需要遵循“温和清洁、舒缓保湿、严格防晒”的原则,同时可以配合抗炎舒敏的治疗,进一步改善症状。1.温和清洁
敏感皮肤建议每日用温偏凉的清水洁面,并用毛巾蘸干即可,次数不宜过多,早晚一次为宜。若出油偏多,尽量选用氨基酸类温和洁面;或在局部如T区使用洁面产品,其余地方清水洗。禁用去角质产品、洗脸仪。2.舒缓保湿
敏感皮肤水分流失快,平时应加强保湿。宜选用经过临床验证的、安全性好的敏感肌专用护肤品(洁面、保湿、防晒均有),尤其是有屏障修复作用的医学护肤品。油性皮肤可选用质地轻薄的乳液类保湿。敏感期外用产品应尽量精简,停用所有彩妆,让皮肤得到充分休息。3.严格防晒
日光会进一步损伤皮肤屏障,并使炎症部位的皮肤更易留下色素沉着。敏感期尽量选用敏感皮肤专用的防晒产品,避免香精、酒精等刺激。若不能耐受防晒霜,可以遮挡防晒为主,选择带有UPF值(紫外线防护系数)的防晒帽、防晒口罩、墨镜等。4.抗炎舒敏治疗
若面部不适明显,可对面部进行冷湿敷(通常选择械字号医用敷料),医院皮肤科接受冷喷、舒敏导入等治疗,来进一步减轻炎症反应,修复皮肤屏障。敏感皮肤该不该涂激素呢?
对于敏感皮肤,我们主张若非必要,尽量少用外用药物。一些弱效激素如丁酸氢化可的松、地奈德等虽然能暂时抗炎,但长期使用仍会损害皮肤屏障,出现面部发红、红血丝、皮肤萎缩等症状,即“激素性皮炎”。敏感皮肤的形成与改善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调整生活、护肤习惯才是长久之计。重点归纳
中国医医院
皮肤科
皮肤科由全国著名皮肤病专家,原中国医院院长王宝玺教授领衔,是中国痤疮临床诊疗示范基地,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专业博士点。我科拥有先进的皮肤检测平台、光动力治疗平台、紫外光治疗仪、无针水光仪、舒敏专家等大型皮肤美容设备,擅长痤疮(青春痘)、反常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玫瑰痤疮(酒渣鼻)、鲜红斑痣(红胎记)、雀斑、黄褐斑、老年斑、各类瘢痕、敏感皮肤、皮肤老化、色素痣、太田痣、汗管瘤、扁平疣、皮炎湿疹、白癜风、银屑病等常见损容性皮肤病的诊断及美容治疗。全科现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2人,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6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创新工程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若干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若干篇。皮肤科秉承“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传统和信念,护佑皮肤健康,真诚服务社会。
团队专家王宝玺:全国知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出诊时间:
周二、周三上午(西院)
周五上午(东院)
闫言: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出诊时间:
周一、周三上午(东院)
周四、周五上午(西院)
李莉: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出诊时间:
周一全天(西院)
周二上午、周三下午、周四全天、周五下午(东院)
张晓峰: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出诊时间:
周一下午(东院)
周三、周五下午(西院)
苑辰:医学博士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下午(西院)就诊重要提示
我院就诊如何进行患者信息采集
中国医医院就诊提示
医院全称:
中国医医院
医院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