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剥脱性皮炎治疗专科医院 >> 剥脱性皮炎常识 >> 认识接触性皮炎

认识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ContactDermatitis,CD)是由于皮肤接触刺激物或过敏原后出现的皮肤炎症反应,可分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CD)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CD)。

ICD是皮肤某次或反复接触特定刺激物后出现的直接的、非特异性的皮肤损伤。

ACD是皮肤对外源性接触性抗原(过敏原)的免疫炎症反应,被认为是4型(迟发型)超敏反应。

CD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7%-6.3%,多见于女性和老年人。职业暴露是最常见的患病风险,80%的职业性皮炎是ICD。另外,过敏体质的人似乎更易发生接触性皮炎。

病因

引起ICD的常见刺激物有:酒精、二甲苯、金属加工液、橡胶手套、十二烷基硫酸钠、氢氟酸、碱和植物等。干燥和高温等环境因素能增强接触物的刺激性。水或洗面液(持续反复的接触)有时也能引起ICD。

引起ACD的常见接触性过敏原包括:镍、新霉素、钴、混合香料、秘鲁香酯、硫柳汞、甲醛、橡胶、染料等。

临床表现

ICD常自觉烧灼和疼痛感,有时也有瘙痒;而瘙痒是ACD最常见的症状。

接触性皮炎常表现为湿疹样皮损,非湿疹样的皮损少见。接触性皮炎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最常见于手部。

湿疹样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根据病程可分为以下三种: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和水疱;亚急性期表现为结痂和鳞屑;慢性期表现为苔藓样变。

ICD和ACD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不过,ICD皮损多限于直接接触部位,刺激物接触后数分或数小时发病;ACD皮损广泛,常不限于接触部位,刺激物接触后24-72小时发病。

诊断

接触性皮炎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同时还要考虑职业、兴趣爱好、局部和全身的用药。

检查方面,针对接触性过敏原进行斑贴试验是诊断ACD的金标准。

治疗和管理

首先是明确并脱离刺激物/过敏原,同时需用一些保护性措施来避免可能的暴露,如佩戴棉质内层的手套或涂护肤霜。润肤剂还可改善皮肤屏障功能。

药物治疗:ACD可短期外用糖皮质激素,严重情况下可系统性应用糖皮质激素;对于ICD,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目前还有争议,但可减轻炎症和瘙痒。抗组胺药(抗过敏药)可减轻ACD的瘙痒。

光疗和免疫抑制剂可治疗难治性和严重慢性ACD。

END

作者李巍

编辑董翔

参考资料:

Contactdermatitis:Agreatimitator.ClinDermatol.;38(2):-.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xu.com/wadzz/12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