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剥脱性皮炎治疗专科医院 >> 剥脱性皮炎常识 >> 我和老病房楼的故事征文你见证我的成长

我和老病房楼的故事征文你见证我的成长

 

写在前面的话

年7月,22岁的叶丽珍走出河南科技大学的校门,当时叫洛阳医专,她带着憧憬、期盼甚至还有几分忐忑不安,医院儿科。年走上儿科领导工作岗位,医院首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当年被大家亲切唤作“小叶子”的她,如今已经是小朋友们眼中和蔼慈祥的叶奶奶了。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犹如昨天。

当年的儿科位于王字楼的后排二层东侧,仅有10几张床位。在那里,我遇见了儿科的前辈宫淑莲主任,“小叶子,小叶子”就是她给我发的第一张标签,她手把手地教我做各种操作。

记得第一次侧脑室穿刺,第一次硬膜下穿刺,第一次心包穿刺……随着“小叶子,小叶子”的一声声呼唤,那时的我,像只欢快的小燕子,在治疗间、走廊和病房不停地穿梭,每一次穿刺成功的喜悦,都让我如同打了针兴奋剂一般,在集体宿舍和小伙伴们嘁嘁喳喳说上半宿。

那时的我朝气蓬勃,阳光率真,敢干敢冲。由于当时人少,上班没多久就独立值班了。当时没有临床经验,心里也很胆怯,许主任就告诉我:不用怕,《实用儿科学》是你最好的老师。所以从那时起,凡是遇到诊断不清的、危重的病人我都会积极查阅资料、文献,仔细翻阅《实用儿科学》,的确让我受益非浅。在没有电视、没有收录机的日子里,读书成了唯一的乐趣,夏日的傍晚,凉风习习,后花园石榴树旁的水泥石凳上,夕阳的余晖多少次映出我年轻的剪影。

记得89年我们诊断了首例支原体肺炎,填补了三门峡地区空白。90年代以后全国逐渐开始研究小儿支原体感染。我们也曾诊断首例川崎病;首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首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首例小儿艾滋病;首例小儿心内弹;首例大面积剥脱性皮炎合并败血症……

记得最清楚一次,是成功抢救首例青霉素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当时这个病人因皮疹住院。晚交班时发现皮疹增多,详细询问病史后立刻停止青霉素静点,并给地塞米松静推,一小时后病人出现喉头水肿、休克表现,立刻按过敏性休克治疗,抢救到凌晨3点,病人趋于好转,这是我从医以来碰到的唯一一例青霉素迟发性过敏性休克的病例,现在想起來仍心有余悸。

当年的夜班既要管病房,又要接诊晚上就诊的宝宝,有时还要去妇产科会诊,甚至上手术室抢救窒息的新生儿,夜班一忙就是一夜。有一次一个早产儿频繁呼吸暂停,没有呼吸机,我和秀红护士守在宝宝身旁间断用药,一次又一次的行心肺复苏,整整“捏”了一晚,第二天交班宝宝呼吸趋于平稳。那时候我们治疗早产儿没有暖箱,没有远红外辐射台,宫主任用理疗室废弃大灯,经改良后“研发”成红外线大灯,救治了很多早产、硬肿症的宝宝……

那时候虽然医疗条件有限,但我们仍不亦乐乎的工作着,大家非常开心!非常友爱!年,儿科也从王字楼搬迁到4号楼一层。目前位于2号楼的7、8、9层,分儿科一区、儿科二区和新生儿与儿童重症医学科。床位从原来的十几张发展到今天的近张,令人感慨万千!王字楼即将拆迁,但那些难忘的人和事什么时候想起来都心里一股暖流蓬勃而出!

预约挂号:-4

健康体检:-16

患者服务:-

急救直拨:20

医院请拨打医院派车

医院住院从此不用办转诊!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xu.com/wadzz/136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