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剥脱性皮炎治疗专科医院 >> 剥脱性皮炎常识 >> 皮肤美容医院王莹医师团

皮肤美容医院王莹医师团

 

编者按

目前CO2点阵激光已成为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一线治疗方案,然而CO2点阵激光术后皮肤屏障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破坏,治疗区域易产生红斑、疼痛、皮肤干燥等皮肤改变,甚至出现渗出、结痂、色素改变、感染、瘢痕等不良反应。近年来大量研究着眼于如何有效促进激光术后皮肤的恢复,避免或减轻激光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研究旨在观察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对于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患者术后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为临床研究积累更多资料。或可为点阵激光皮肤术后治疗方式提供新思路。

王莹1,刘永斌1,徐天华2,秦朋1

1医院;2华中医院,医院

本文发表于《中国医疗美容》年第3期

DOI:10./j.issn.-..03.

作者俱乐部

点击文字加入我们

目的观察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对于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术后的皮肤反应以及修复时间的变化,探讨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对于治疗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术后修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在临床应用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病例均来源于年6月~年1月医院美容皮肤科门诊患者,选取符合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术后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30例为一组,对照组术后单纯给予外用药物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联合外用药物修复治疗,观察两组修复方法患者的皮肤反应、修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对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的临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1、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红斑、水肿、结痂及结痂脱落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患者VISIA检测红斑区百分位数在术后第3天、第7天明显高于对照组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患者TEWL值在术后第3天、第7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5、试验组出现疼痛加重1例,红斑期延长1例,感染0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6%,对照组出现疼痛加重1例,红斑期延长5例,感染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试验组出现红斑期延长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联合外用药物修复可明显缓解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皮肤术后反应,缩短修复时间,加快皮肤屏障修复过程,且明显减少红斑期延长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价值。

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术后修复;CO2点阵激光;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于年6月至年1月于医院美容皮肤科门诊利用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年龄18~60岁;皮肤类型Ⅲ或Ⅳ型;痤疮凹陷性瘢痕需要进行点阵激光治疗者;所有患者既往痤疮病史符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修订版》中的诊断标准;对研究目的和内容知情同意,并按照要求随访者。

排除标准

光敏感者;近期服用光敏感药物者;面部1个月内暴晒者;1个月内面部进行激光、射频、手术等治疗者;面部有感染性疾病者;瘢痕体质;凝血功能障碍者;患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肾病及自身免疫疾病者;怀孕、哺乳等特殊人群;正在作为受试者参加其他医疗方面的研究项目者;不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临床资料

共纳入60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经CO2点阵激光治疗的美容皮肤科门诊患者。其中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7~38岁之间,平均(26.21±3.85)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2.35±0.76)年;试验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6~35岁间,平均(25.68±4.35)岁;病程为1-4年,平均病程(2.12±0.25)年。两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受试者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前清洁面部,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封包1.5h进行局部麻醉。CO2点阵激光Combo模式进行治疗,治疗参数Deep:能量:25-30mJ,密度:5-10%,Superficial:能量:80-mJ,密度:40-60%。

术后对照组给予冷湿敷创敷康胶原贴敷料5天、地奈德乳膏3天、多粘菌素B软膏5天。试验组在对照组外用药物的基础上增加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黄级光模块nm+nm光调照射3天(能量密度25mw\cm2,照射时间各10min),患者需带护目镜,光板距离皮肤面部5-10cm。

观察指标

①受试者自评:采用问卷的方法,患者术后即刻、激光术后3d、激光术后7d、激光术后14d分别填写日志式问卷,对术后激光部位皮肤的疼痛时间、红斑持续时间、水肿消退时间、结痂时间、痂皮脱落时间做自评;

②研究者评估:研究者利用视觉模拟VAS评分对CO2点阵激光术术前、术后7天治疗皮肤的疼痛、红斑、水肿、渗出、瘙痒等皮肤反应进行评估,VAS是借用对疼痛程度的评分方法,采用一个10cm长度的直尺测评,该直尺标有从0到10,代表分值为0-10分,其中0分表示无,1-3分代表轻度,4-6分代表中度,大于7分时为重度。

③仪器测量(或无创性测量):激光术前、激光术后即刻、激光术后3d、激光术后7d、激光术后14d对受试者进行面部图像分析系统VISIA红斑区检测、经皮水分丢失测量仪检测,记录其数值及改善情况。

④图片采集:激光术前、激光术后即刻、激光术后3d、激光术后7d、激光术后14d用CannonD相机拍摄数码照片。

经专门培训的临床医师负责指导调查问卷的填写、贴敷料及外用药物的使用,并收集资料。

疗效评价

由同一位经过培训的皮肤科医生作为调查员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向患者说明研究的目的、方法、意义及资料保密。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对所有受试者于治疗前、患者术后即刻、激光术后3d、激光术后7d、激光术后14d均做相应的评估。调查员当场回收并检查问卷的真实性及完整性。如有漏填条目,及时要求患者补充完整。

治疗效果根据皮损评分判定,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60-89%;有效-疗效指数30-59%;无效-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安全性评价

分别记录试验组与对照组出现疼痛加重、红斑期延长、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总例数,并分别计算出其发生率,若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终止外用上述药物或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干预,并给予对症治疗。

2结果

修复时间相关指标

CO2点阵激光术后疼痛、红斑、水肿、结痂及结痂脱落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CO2点阵激光术后VISIA检测红斑区指数明显下降,见图1。

试验组患者VISIA检测红斑区百分位数在术后第3天、第7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试验组患者TEWL值在术后第3天、第7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

临床疗效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不良反应

试验组与对照组各出现1例外用地奈德后皮损区域疼痛轻度加重的情况,停药后恢复正常;对照组红斑期延长1例,对照组红斑期延长6例,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实验中CO2点阵激光参数调节主要根据患者皮肤颜色、凹陷瘢痕的深度以及受试者的对于术后反应的接受程度,然而绝大部分面部凹陷性瘢痕的患者皮损部位超过双侧面颊,术后增加外用地奈德乳膏可以对于多种炎症因子有抑制作用,有利于减轻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12]。最后外用多粘菌素B软膏维持皮肤湿性愈合,能够预防感染,防止创面结成硬痂,促进创面愈合。

近年来人们发现低剂量LED照射对皮肤的愈合有着卓越的作用:它可减少疼痛和炎症,增强组织的修复,促进皮肤组织和神经再生[13]。其作用机制被认为是发生在粒体水平上能量开关机制的活化,吸收的能量能活化细胞功能[14]。目前在激光及强脉冲光术后修复治疗应用较多的LED可见光包括黄光(nm)、红光(nm)、近红外光(nm)等。

本次实验中,试验组增加了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黄级光模块nm+nm光调照射对CO2点阵激光术后修复进行干预。其中LED黄光(nm)以无热和无损伤性的低能量激光形式对表皮基底细胞进行光敏性刺激,调整基因活动表达[15],加速细胞新陈代谢,降低末梢神经纤维兴奋性,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组织修复[16]。它可减少疼痛和炎症,增强组织的修复,促进皮肤组织和神经再生,并防治激光等术后对皮肤的损伤[17]。LED近红外光(nm)通过抑制IL-6或TGF-I通路,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Khoury等[18]观察了强脉冲光(IPL)术后立即给予nmLED照射,结果显示红斑消退的同时术后不适感也有明显减轻。Weiss等[19]对例因非剥脱性激光术后2度出现灼伤症状的患者,应用nm(0.1J/cm2)LED照射,每日1次,共1周,试验发现伤口愈合速度提高了50%以上。

本次实验中,经过术后一周的治疗,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红斑、水肿、结痂及结痂脱落时间上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ISIA面部分析系统红斑百分位数及TEWL值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加快了CO2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术后早期皮肤屏障修复速度。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对于CO2点阵激光术后皮肤修复的效果与照射能量密度、治疗频率是否存在关系,需要进一步论证。

两组在术后7日中疗效评估上没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各出现外用地奈德后皮损区域疼痛轻度加重的情况,停药后恢复正常;对照组红斑期延长1例,对照组红斑期延长6例,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减少CO2点阵激光术后皮肤修复红斑期延长的不良反应,进而是否可以减少色素沉着形成的不良反应,需要长期回访,进一步论证。两组均未出现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不良反应均为轻中度,且无患者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退出本试验,表明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对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术后患者的修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较少。

本课题研究由于样本数较少,导致存在局限性,所得结论需进一步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而本实验结论,最终有效是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单独作用还是联合用药的作用结果,有待未来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相较单用外用修复药物,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联合外用修复药物能明显地缓解CO2点阵激光术后疼痛、红斑、水肿等症状,缩短结痂时间及结痂脱落时间。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可以降低TEWL值,加快皮肤屏障修复过程。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可以缩短CO2点阵激光术后红斑期,减少红斑期延长的不良反应。多功能激光光电平台对于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术后皮肤修复安全有效。

欢迎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xu.com/wadzz/136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