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剥脱性皮炎治疗专科医院 >> 剥脱性皮炎诊断 >> 脂溢性皮炎可分三型论治

脂溢性皮炎可分三型论治

 

『最受欢迎的中医

最具人气的中医』

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

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

第期

作者:朱时祥

安徽省望江县北大门中医门诊部

编辑/赵馨⊙校对/段瑞

长篇中医小说《中医冰无双》上篇之《太白古墓》(点击自动跳转阅读)可在历史文章中浏览查看。岐黄民间传承(:qhmjcc),享受健康快乐阅读。

脂溢性皮炎与遗传、激素、神经和环境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肺胃内热蕴蒸,或脾虚运化失调、水湿内停或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

本病好发于头面、鼻旁沟、耳后、腋窝、上胸部、肩胛部、脐窝及腹股沟等皮脂溢出部位。皮损处多为淡红色或黄红色如钱币状斑片,上附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干性皮脂溢出多见于干燥脱屑斑片,自觉瘙痒。可有精神易兴奋、皮脂分泌异常或有偏食习惯。病情严重或处理不当可发展为脂溢性湿疹甚至红皮病。此病笔者临证分为3种证型予以论治。

肺胃热盛型

临床表现为起病突然,皮损红色,并有渗出、糜烂、结痂、痒剧,伴心烦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处方:地肤子20克,生地、黄芩、桑白皮、薏苡仁、生山楂各15克,槐花、枇杷叶各10克,甘草、土大黄、黄连各6克。

脾虚湿困型

临床表现为发病较缓,皮损淡红或黄色,有灰白色麟屑,伴有便溏。舌淡红,苔白腻,脉滑。处方:茯苓12克,苍术、厚朴、滑石、炒白术、猪苓、炒黄柏、炒枳壳、泽泻各10克,甘草、陈皮各6克。

血虚风燥型

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燥,有糠粃状鳞屑,瘙痒,头发干燥无光,常伴有脱发。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处方:白蒺藜30克,何首乌20克,丹皮、地骨皮、生地各15克,黄芪、当归、生山楂各12克,荆芥、白芷、白芍、麦冬、僵蚕各10克。

以上3型处方均为内服,每日1剂,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早、中、晚3次服用。

外用方:

用白鲜皮30克,苍术20克,何首乌30克,苦参30克,威灵仙20克,侧柏叶20克,茵陈蒿20克,百部30克,虎杖20克,鸡血藤30克,天花粉30克,煎水熏洗患部。每日1~2次。一般洗2~4天脱屑可减轻或消失。

注意:此病应禁食辛辣刺激和过多油腻之品,保持大便通畅,不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洗涤。

I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年第期。I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I投稿信箱:

qq.







































白殿疯按压后怎么确认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xu.com/wahl/97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