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由于面部不恰当的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引发的面部损容性皮肤损害急剧增加,由此而导致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报道也日益增多,治疗方法也五花八门。今天我们从它的诱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等进行更深一步的详细分析。
带你了解激素依赖性皮炎诱因长期反复不当外用糖皮质激素是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根本原因。常见诱因如下:
①适应症不当:一些皮肤病应慎用激素,如痤疮、酒渣鼻、皮肤癣菌感染、黄褐斑等;
②用药部位不当:面部及婴幼儿皮肤的固有厚度决定了激素在该部位及该人群皮肤中的高渗透性,因此应慎用中、强效激素;
③外用时间过长:强效激素使用超过20天,低、中效激素使用超过2个月;
④长期使用含激素的护肤品。
临床表现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表现为:自觉面部皮肤灼热、疼痛、瘙痒、干燥、脱屑、紧绷感,其中前二者为最常见症状(65.5%)。面部皮肤出现潮红,反复发生红斑、丘疹、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痤疮泛发,酒渣鼻样改变,色素沉着或脱失,面部皮肤出现萎缩纹、毛囊炎性脓庖等(图2~10)。严重者伴有激素依赖现象,即停用激素治疗后皮损反复或加重(反跳现象),再次使用后症状缓解。
图2红斑
图3丘疹
图4脓疱(继发性细菌感染)
图5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
图6色素减退及色素沉着
图7玫瑰痤疮样皮疹
图8毳毛增生
图9口周皮炎
注:图2~10图来源于网络
临床分型根据皮损发生部位可分为三型[2](图11):①口周型:皮损主要分布于口周离唇3~5cm区域;②面部中央型:皮损主要分布于双面颊、下眼睑、鼻部及额部,通常口唇周围皮肤正常;③弥漫型:皮损分布于整个面部、额部和口周皮肤。
图10口周型(左)、面部中央型(中)、弥漫型(右)
诊断标准明确的激素不当用药史(可根据外用激素高、中、低效及使用时间确定)或成分不明的护肤品使用史,出现1~2种上述临床表现及依赖现象,并根据皮损发生部位可诊断。应注意与寻常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面癣等皮肤病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主要是采取逐渐递减激素药物的强度、用量,再配合抗菌消炎,抗过敏药物治疗,直到全部撤除激素药物,治疗过程需要1-2年的时间,多数患者较难接受。强调本病的治疗原则为局部保护和安抚,更重要的是皮肤的自我更新作用。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