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随着气温升高,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外用的止汗产品,不少爱美人士为了避免汗味或腋下等尴尬地方出汗湿透衣服开始使用止汗产品。皮肤科医生提醒,要谨慎使用止汗产品,避免引发接触性皮炎。
例子
小美在一家公关公司工作,经常要接待客户,可她动不动就汗流浃背,时间长了还有股汗臭味。为了解决这个恼人的问题,她便经常使用止汗喷雾剂抑制汗味。这种喷雾剂使用很简单,只要对着需要止汗的皮肤部位喷一喷就行了,效果也不错。可是没过多久,小美发现在喷过止汗喷雾剂的地方长出了不少红色疹子。经医院皮肤科医生诊断,确定她患上了接触性皮炎。
为什么用止汗剂会得接触性皮炎?
原来,止汗剂的主要成分是一些铝化合物,它具有收敛作用,能够阻塞汗孔,起到抑制汗腺分泌汗液的作用。除了铝化合物,止汗剂中通常还含有酒精和香水,酒精有杀菌作用,香水中的香味则能掩盖原有的体味,不过,香味大多来自化学合成的人工香料,对皮肤有刺激性,就可能导致皮肤过敏。
因此,在使用止汗产品前,最好先在上臂内侧小范围进行试用,观察半个小时左右,如果没有出现红斑、瘙痒等症状,才能继续放心使用。对于一些本身便是过敏体质的朋友更应该谨慎使用。
当皮肤出现损伤时,也应该暂时停用止汗产品。这是因为止汗产品中的化学成分,可通过伤口进入血液循环,不仅刺激皮肤伤口,还会引起其他不良反应。正因如此,很多止汗产品会在说明书上写明,避免在刮腋毛后1小时内使用。因为刮腋毛时可能会不小心刮破皮肤,若在皮肤破损的情况下使用这些化学品,可能会加重刺激反应。如果在使用时不幸出现化妆品不良反应,如皮疹、瘙痒、刺痛甚至红肿,需立即停用止汗产品,及时就医。并可以通过中山食品药品监管哪家医院能够治好白癜风北京有哪些治白癜风的医院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