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皮疹,你会想到哪些传染病?
如果是病毒引起的...
可能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皮疹(HFMD)
或许是水痘——
患儿水痘图示
如果是细菌引起的...
难道是猩红热——
猩红热潜伏期2-5天,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猩红热皮疹草莓舌
猩红热还可出现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称“口周苍白圈”。
口周苍白圈
猩红热的罪魁祸首就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根据链球菌在血液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是否溶血及其溶血性质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分为三类,α-溶血性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以及γ-溶血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链球菌多由呼吸道侵入人体,首先引起咽颊炎和扁桃体炎,在其产生的蛋白酶的作用下,使炎症扩散并引起组织坏死。同时由于细菌产生的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的作用,可引发全身红疹而导致猩红热。
不会是伤寒——
由伤寒杆菌感染而引发伤寒的部分患者在病程第7~13天,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称玫瑰疹,以胸、腹及背部为多,一般在2~4天内消失。在皮疹中可查见伤寒杆菌。
伤寒皮疹(左)及典型玫瑰疹(右)
引起伤寒的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包括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菌体裂解时可释放强烈的内毒素,是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
伤寒杆菌
部分伤寒患者在病程第7~13天,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称玫瑰疹,以胸、腹及背部为多,一般在2~4天内消失。在皮疹中可查见伤寒杆菌。
小心!说不定是药物疹——
药物疹,来源:第八版皮肤性病学
药疹临床表现复杂,常见药物疹类型有固定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湿疹型药疹、紫癜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痤疮型药疹和光感性药疹等。
参考资料:
1.张玲霞,周先志.现代传染病学.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晋红中,孙秋宁.皮肤病与性病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