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块,涂涂抹抹消炎药
效果好像不明显
想遮盖下,却发现打了粉底还是很明显
而且很大几率,遮瑕会在这里卡粉+起皮
很伤脑筋
其实,它的出现,要排查这些可能性:
可能一:轻微脂溢性皮炎症状
这类情况主要来源于T区整体油脂分泌较多
加上亚洲人的“小肉鼻子”鼻翼沟壑处很容易堆积油脂
于是:
皮脂堆积→氧化转化为脂肪酸→
刺激皮肤产生炎症反应→红斑、毛细血管扩张
如何与其他情况区别:
红斑+红血丝之外,一般还会伴随发痒(不要用手抓挠)和起白色皮屑
偶有黄红色斑片和冒痘情况,痘痘区域会有黄色油痂
解决思路:抗菌+抗炎抗氧化+控油抗脂溢
*护肤品精简步骤
少用量少叠加的高效率保湿即可,产品也以抗炎抗脂溢的类型为主
如水杨酸类,可以杀菌抗炎,抑制油脂分泌;
还有各大药妆品牌出品的ds乳,常依靠吡罗克酮乙醇胺盐,甘草亭酸,多糖等成分帮助皮肤表面菌群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对脂溢性皮炎维稳亦有帮助
*护肤品也只是
后续出油后及时干预+处理(吸油纸每天1~2次),不要漏掉鼻翼区域
*如果全脸都出现脂溢性皮炎
医院西医做抗真菌+抗炎治疗
爆发期靠护肤品搞不定的
可能二:强清洁导致
油脂不处理会有脂溢性皮炎的问题
但处理过了头一样不行——
频繁使用洁面仪/皂基洁面/清洁面膜等等强清洁行为,每天来一次
对鼻翼区域造成损伤+摩擦,也会导致鼻翼两侧角质损伤,出现敏感,泛红情况
日常我们感冒了,擤鼻涕,纸过于粗糙+摩擦,也会导致鼻翼干燥发痒发痛,是一个道理
解决思路:
*徒手洗脸,不需要其他仪器,最多用一个起泡网足够了
*日常换用温和表活的清洁产品
即使是油皮也只在皮肤稳定+有需要的情况下
在一周2~3次的频率内使用清洁力较强的产品
*洗脸时,不要过多针对鼻翼区域揉搓或增加清洁产品用量,正常来即可
可能三:玫瑰痤疮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也可能是导致你鼻翼红红的原因
它的成因有些复杂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遗传因素,蠕形螨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等等因素
都有可能导致发病
如何与其他情况区别:
玫瑰痤疮的红斑,一般不会只在鼻翼出现
如果你同时也有反复面部潮红或持续性的红斑出现,且随着温度等环节变化加重,就要考虑,是否是玫瑰痤疮了
玫瑰痤疮本身是一种皮肤病,需要就医合理治疗+良好生活习惯减少发病。也就是说,鼻翼泛红只是一个小小的反映
它提醒你,你该看医生了
解决思路:
*就医用药为主
初期红斑,抗微生物制剂,羟氯喹类药物都对红斑有改善效果
*配合生活习惯调整,常备降温组合(小风扇+喷雾)
规避闷热环境,避免反复泛红发烫进一步加重病情
2下巴的“小刺刺”(不小心小刺刺加多了...)
平时可能看不出,但你一抿起嘴,它就很明显
我觉得,它更像是陈旧的角质堆积
和黑头,微粉刺的成因有些类似——
来源于近毛孔开口的角质异常增生+出油堵塞多
但因为这里堵塞的区域“个头小“
且处于嘴唇和下巴的中间地带常属于一个“内收”的状态
(举例:鼻头和颧骨区域就相反
它们属于“被撑开”的区域)
要抿嘴才能看到,被空气氧化面积也很小
所以没有像鼻子上的黑头一样氧化颜色变深
总结诱因:
下巴区域本就是雄激素AR受体敏感区域,皮脂腺分泌旺盛。易形成角质堆积
它和黑头一样,同样也会因为你可能有的过度清洁习惯(化妆棉卸妆搓搓搓,洁面仪摩擦摩擦)而愈发严重。
解决思路:
*温和清洁
对于油脂分泌旺盛的肤质,不清洁和过度清洁都是不可取的
日常坚持使用温和表活类洁面能在满足清洁需求的同时,规避强清洁对皮肤可能带来的隐患
*控油抗脂溢
日常减少护肤品叠加,选择有调节皮脂分泌效果的产品
能够大大减少皮肤出油量,从而减少角质堆积,预防“小刺刺”新生
*角质调节
对于已经成型的小白刺,靠物理方式搓搓洗洗不如灵活使用酸类产品帮助角质代谢
这类情况,水杨酸和a酸/阿达帕林等产品是首选
它们不仅能帮助疏通毛孔,平滑肌肤,还可以帮助控油抗炎,预防“小刺刺”演变成红肿痘。
*切忌用手挤
挤压造成的外部刺激可能诱发炎症。同时不当的挤压可能导致油脂被压力逼迫到更深的毛囊
这会来带灾难性的后果,譬如,留疤、发炎感染、小粉刺变大红肿痘痘等等。
总结来说就是:
刷酸对抗已有小刺刺
温和清洁+精简护肤/控油预防新生
不要手欠
3嘴周暗沉它的成因可能有三种:
1.可能跟你的身体代谢/肠胃/肝功能有关,属于内因
其实观察下来,爱吃外卖+熬夜的小伙伴,很大概率会出现这类情况
2.可能你也常涂口红+卸妆
勤快一些的小伙伴会用眼唇卸妆液+化妆棉摩擦
如果卸妆太大劲儿了,可能导致炎症色沉情况
如果犯懒,全脸直接卸,可能有残余的色料,逐渐导致口周色素沉淀
加深唇色的同时,也让唇周肤色更暗
3.你嘴周小绒毛有点密集
有的妹妹雄激素水平高,小绒毛格外得粗+黑,也会在视觉上加重口周暗沉。
解决方案:
*漂胡膏或脱毛
处理好面部绒毛,暗沉会改善很多,妆也会更服帖
*好好卸妆≠使劲搓搓搓,而是高效率+温和地卸除口红眼线等防水彩妆
油水分离的眼唇卸
妆液+化妆棉,按压+停留+抹去来卸妆,尽可能减少来回摩擦
*高功效精华产品局部点涂
你不太敢全脸使用的高功效精华
VC以及衍生物,A醇A酯,烟酰胺,壬二酸,可以往这里招呼
*全脸涂好防晒
吃了饭擦了嘴,记得补好口周的防晒
尤其是紫外线强度大地区的小伙伴
*少熬夜,均衡饮食
定期体检,看看你的身体各器官是否运转正常
虽然我觉得
那些教你怎么根据面部哪里长痘看心肝脾胃肾疾病的帖子
大部分在胡扯
但是你的面部确实可以反映一些问题
比如下面部长痘反映雄激素水平和雄激素受体活跃度
以及发际线长痘反映你洗面奶都冲不干净,等等
良好作息饮食习惯,大多数年轻人都做不到
直到吃了生病的亏
那,就吃点维生素片吧,善存就不错
熬夜蹦迪光吃外卖,选多维
吃住在家自己爱熬夜刷手机,吃佳维
比不吃崩得慢一点点
*如果你急着想处理好口周暗沉+预算充足
可以去医美,最见效
4下面部脸颊两侧粗糙泛红/发黑面颈毛囊红斑黑变病
少数没有黑变,就只会体现出泛红+毛周角化
一般认为它的出现和遗传有关
虽然它会随着年龄增长慢慢消除
但那也要到40岁以后了,你肯定不想的
毕竟,它会出现毛周角化(鸡皮肤),摸上去很粗糙
还有毛细血管扩张+色沉,很影响美观
解决思路:刷酸或医美,后续严格防晒
1.轻微的情况
自己在家刷刷果酸,a酸,水杨酸,都可以改善毛周角化+加速色沉代谢
医院酸类焕肤或剥脱性点阵,虽然恢复期更长,但胜在见效更快
2.想针对性解决红斑和黑变
也需要医美协助,一般是考虑强脉冲光和染料激光
PS:所有提到的医美项目,医院皮肤美容科室做
去私人机构的前提是,你会分辨+选择医生,愿意自担风险
小美容院为啥不去,你可以去看看黄金眼的相关特辑
3.不管你选择什么方式处理你的面颈毛囊红斑黑变病
做好防晒——才能让它不太快地卷土重来
5颧骨泛红/斑点颧骨在哪?
你吸起腮帮子,眼下耸出来的那一块,就是了
很多小伙伴,过敏经常出现在这一块区域
我们先处理黑色斑点问题:
本身女性受怀孕等影响,斑点发生率就更高(70%)
斑点的前身是皮下累积的黑色素
慢慢显现在皮肤表面,就成为大小不一的黑斑
而黑色素的来源主要来源于日晒
加上亚洲人的颧骨普遍高,它和鼻子,额头一样,更容易接收到紫外线
也就是说,你要生宝宝+没有良好的防晒习惯,长斑,没理由抱怨的
红斑,之前说了——
颧骨区域本身就更多地受到紫外线侵袭,加上颧骨区域皮肤薄
你可以理解为:它比其他地方更敏感,也更容易收到紫外线影响
当你使用一些高功效高刺激性或者导致皮肤光敏感的东西
引起皮肤不适,最敏感的区域往往会第一个起反应
你的体会是:我的颧骨红了
其实,它在给你报警——
再不排查敏感源,你全脸都会跟老子一样
且,红斑过后,这一块可能会产生炎症色沉
诱发更多斑点,死循环
所以,善待它吧
解决思路:
1.黑斑点问题
如果你不严重+想慢慢来
可以考虑——严格防晒+淡斑精华产品
即
日常涂spf30+,pa+++的防晒配合打伞戴帽硬防晒
加上含有VC类,VA,,烟酰胺等有效淡斑成分+合理高效率配方的精华
坚持下来,也是有效果的
如果你想快点搞定它,医院咨询医美打光
具体精华产品和医美功课,可以搜我之前发的打斑功课参考:
2.红斑/小红点
一般来说,它们因为刺激性产生
你只要停止刺激它们,少折腾,自然不会持续很久
当然,也不排除,它一直都会在
那你就跟鼻翼泛红的小姐姐一样,去排查下玫瑰痤疮
无论是什么情况,日常,你得防晒,尽可能减少紫外线侵袭
不要想着“加产品”,而是给现有护肤步骤“做减法”
温和清洁+精简护肤,只要皮肤出了事儿,这点一定适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