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激光门诊求诊的人群中,被斑点困扰的占很大比重。在和求美者的沟通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对自己究竟长的是什么斑并不清楚。而在不清楚斑的类型的情况下,盲目使用祛斑产品和进行一些仪器治疗,实际上是存在很大风险的。
是的,不同类型的斑,所适用的治疗方式会有很大区别。比如说,困扰很多人的黄褐斑,作为业界难题,就十分恼人。
以上这些关于黄褐斑的认知,其实都是有失偏颇的。今天,就让我们全面的来了解一下黄褐斑这个问题。
什么是黄褐斑
黄褐斑(Chloasma,Melasma),由于常发于育龄期妇女,又称为妊娠斑或肝斑。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常发生在面部暴露或经常揉搓的部位,如颧颞部、面颊唇周等处。女性多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9。
黄褐斑诊断和鉴别诊断
黄褐斑以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的色素沉着为特征,常发生在面部,尤其多见于颧部、颞部、颊部和口周,色斑分布通常是左右对称,并会随着季节或女性的生理周期发生浓淡变化,一般在夏季或月经期色泽加重。黄褐斑多发生于育龄妇女,病情发展缓慢而无不适症状。黄褐斑的色斑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界限大多模糊不清,犹如不洁絮状褐斑覆盖在面部。
黄褐斑的诊断标准还没有统一,一般认为中年女性在面部出现逐渐增多的片状的色斑,并且随着季节或生理周期出现浓淡变化的就可以考虑是黄褐斑。黄褐斑需要和褐青斑进行鉴别诊断,两者都是左右对称性地出现在面部,而且都常见于中年妇女,只是在色斑的大小上有一定的区别,黄褐斑多为大片装的色斑,颜色为咖啡及褐色为多,而褐青斑往往是斑点装较小的色斑,颜色多为褐色或青黑色,另一个重要的区别是黄褐斑的色斑会有季节性或周期性的变化,而褐青斑是没有这种变化的。两者的治疗也完全不同,褐青斑可以使用Q开关激光彻底根治,而黄褐斑却对激光治疗无效。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女性朋友会同时患有黄褐斑和褐青斑,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先采用口服药物治疗黄褐斑,然后再使用激光治疗褐青斑。
黄褐斑的常见类型
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以下四型
①蝶形型:皮损主要分布在两侧面颊部,呈蝶形对称性分布;
②面上部型:皮损主要位在前额、颞部、鼻部和颊部;
③面下部型:皮损主要位于颊下部、口周;
④泛发型:皮损泛发在面部大部分区域。
黄褐斑是如何产生的?
黄褐斑的病因至今未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紫外线:没有证据显示日光照射一定会引发黄褐斑,但是日光中的紫外线会增加黑色素细胞的活性,增加黑色素的产生,会加深黄褐斑,所以黄褐斑在夏季较重。
2
妊娠:妇女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使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加,黑色素增多。虽然不是每一位孕妇都会产生黄褐斑,但有约半数的妇女会在怀孕中期出现面部色斑,大多数会在产后一年左右消退,少数妇女的色斑会持续存在。
3
避孕药: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妇女,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会和妊娠一样产生黄褐斑。
4
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如肝脏病、甲状腺疾病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特别是某些妇女疾病如月经不调、不孕症等人群常常会出现黄褐斑。
5
皮肤屏障破坏:皮肤是人体的天然屏障,皮肤表面的菌群失调、化妆品使用不当、习惯性地揉搓皮肤等,均可导致皮肤屏障的破坏而产生黄褐斑,这一过程有些类似慢性炎症性色素沉着。
6
遗传:黄褐斑多见于亚洲人和拉丁美洲人,白种人少有此类情况。有黄褐斑家族史的人容易发生黄褐斑。
7
饮食因素:饮食中长期缺乏谷光甘肽或某些微量元素,会使皮肤内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加,进而使酪氨酸氧化成多巴素,形成更多的黑色素,从而发生色素沉着,产生黄褐斑。
黄褐斑的治疗选择
黄褐斑的治疗非常困难,迄今为止还没有特效的根治手段。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防治方法:
NO.1
一般措施
1
避免日晒。由于已经证实紫外线照射会导致黑色素增加,所以避免日晒可以避免黄褐斑的加重、保证黄褐斑的治疗效果。在户外活动时必须使用遮阳工具或防晒霜。
2
减少刺激。尽量减少对面部皮肤的刺激,尤其是对色斑部位的大力揉搓,洗脸时必须轻柔,减少对面部的按摩护理。许多黄褐斑患者往往对病变区域进行反复的化妆和卸妆,对黄褐斑是一种的刺激,造成黄褐斑的进一步恶化。
3
减少化妆品。尽量减少化妆品的使用,尤其需要避免使用有香味和有刺激性的化妆品。
4
停用避孕药。某些患者在停用避孕药后黄褐斑会减轻。
NO.2
全身药物治疗
1
氨甲环酸。氨甲环酸是一种凝血药物,在临床使用时偶然发现其有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最早在日本应用,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学术论文发表于年,至今已有三十几年的使用历史,在日本是治疗黄褐斑的首选口服药物。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口服给药和皮内注射均可以有效治疗黄褐斑,静脉注射的美白效果还没有在学术研究上得到证实。虽然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效果非常确切,但其治疗机理仍然不明,可能和抑制酪氨酸酶有关。
2
维生素C、谷胱甘肽。这两种药物均可以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往往作为辅助药物应用。目前日本研发了治疗黄褐斑的OTC产品:TRANSINO?,内含氨甲环酸和维生素C及谷胱甘肽,比单用氨甲环酸效果更好。
3
植物提取物。如积雪草甙、绿茶提取物、沙冷杉萃取物、甘草甙、川穹嗪等,都有抑制黑色素形成的作用。
4
中医中药。中医一般使用方剂如桃红四物汤等通过补肾疏肝、调和气血来达到化瘀消斑的效果,对黄褐斑进行治疗。
NO.3
局部药物治疗
各类脱色剂,最常用的是对苯二酚(氢醌),一直是治疗黄褐斑的首选局部用药,但使用浓度难以掌握,容易产生用药后的继发性色素沉着,尤其是黄种人容易发生这种并发症。其他局部药物还有维A酸、壬二酸、乙醇酸、乳酸等化学剥脱剂,也也可以对黄褐斑产生治疗作用。局部药物治疗对亚洲人的疗效比较不稳定,容易产生皮炎、皮肤萎缩、色斑加重等不良后果。
NO.4
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并不确切,报道的结果各异。一般多选用Q开关激光、点阵激光对色斑进行治疗。对于一些比较浅层的黄褐斑,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而对于深层次的黄褐斑,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如果激光的参数较大,甚至还会引起继发性的色素沉着,所以一般来说不要贸然尝试使用激光治疗黄褐斑。
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
医院整形外科在国内较早提出使用“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理念,十余年来已经使用此方法治疗了4千余例黄褐斑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论文发表在国内和国际杂志。目前来看在所有黄褐斑的治疗方法中,口服氨甲环酸的保守治疗最安全、效果最稳定。其机理尚未完全清晰,一般认为氨甲环酸可能阻断了黑色素形成的某个环节。
在生物体中,黑色素的生物合成始于L-酪氨酸的氧化。最关键的一步是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下氧化为多巴醌。氨甲环酸与酪氨酸竞争性与酪氨酸酶结合,使酪氨酸酶含量降低,从而抑制L-酪氨酸的氧化,减少黑色素的形成。
我们在年就报道使用氨甲环酸为例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氨甲环酸片剂mg/片;口服,mg/次,每日2次,服药时间6~15个月。结果显示:口服氨甲环酸6个月,患者好转率达80%以上;持续治疗15个月,好转率可达90%以上。我们科室对于黄褐斑研究的相关论文
《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年4月第19卷第2期P-.
《TreatmentofMelasmaWithOralAdministrationofTranexamicAcid》AestheticPlasticSurgery(),36:-.
《黄褐斑的研究进展》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年8月第14卷第4期P-.
《太田痣、雀斑、黄褐斑Lab色彩测定和分析》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年10月第24卷第5期p-.
黄褐斑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1
防晒!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日晒,尤其在夏季。日晒可使黑色素活性增加致使表皮基底层黑素含量增多,色斑加重。要有使用防晒霜的习惯
2
避免揉搓皮肤!反复揉搓皮肤会造成皮肤的损伤,如上妆卸妆时时间过长,对皮肤的揉搓剧烈,洗脸用力很重等,都会造成皮肤的慢性损伤,从而加重黄褐斑。
3
远离有害物质!不要使用不明成分的化妆品,尤其是含有激素、铅、汞等各种有害物质的“速效祛斑霜”,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严重的可导致毁容!
4
慎用创伤治疗!包括冷冻、激光、化学剥脱、皮肤磨削等方法,都会造成皮肤的破损,容易产生创伤性的色素沉着,反而加深黄褐斑。
5
良好生活习惯!注意生活规律和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易致皮肤变灰黑和黑眼圈。不要抽烟及过度饮酒,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坚持每天运动。
6
保持良好心情!精神焕发则皮肤好,情绪不好则会有相反的作用,切忌急于求成、忧思恼怒。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防晒霜的选用常识
防晒霜有SPF和PA两个关键指标。
SPF称作防晒指数,是指防晒霜对抗紫外线B的能力,阳光中的紫外线B能使皮肤发红,而防晒霜涂抹之后可以延缓皮肤发红的发生时间。比如在不涂抹防晒霜的情况下,某阳光条件照射后10分钟皮肤会发红,而涂抹防晒霜之后在同样的阳光条件照射下分钟后皮肤才会发红,则将皮肤发红的时间延长了20倍,那么这种防晒霜的防晒指数就是20,一般防晒霜的防晒指数从15-50不等。
防晒霜的另一个参数是PA,就是防晒能力,是指防晒霜对抗紫外线A的能力,有+、++、+++三等,等级越高,抗晒黑能力越强。需要注意的是,选购防晒霜时并不是指数越高越好,因为防晒指数高,则内含的防晒剂(比如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就越多,会刺激皮肤和引起毛孔堵塞。所以应该根据环境选用恰当的防晒霜,在室内工作的人只要使用指数20以下的,在室外奔波的人可以选用指数20-30的,如果在海边晒太阳浴,则要使用指数30以上的防晒霜。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一般防晒霜的有效时间是4个小时左右,所以一般超过4个小时就要重新涂抹防晒霜,尤其是在室外活动时更加需要注意这个问题。此外,如果是在室外游泳,需要使用防水的防晒霜。
案例
吴
溯
帆
Dr.WuShuofan
医院
整形外科主任
专业特长
擅长头面部、四肢及乳房的畸形整复和美容手术
对血管瘤和疤痕的治疗有较多的临床经验
在国内较早开展注射和激光等非手术美容整形技术
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铜蒸汽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应用,
为这一顽症的治疗提供了可能的解决途径;
6年在国内率先使用激光皮下介入的激光溶脂术,
应用于身体局部脂肪堆积和多汗症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目前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手术方法;
7年率先提出了低剂量长期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理念,
总有效率超过90%,明显优于其他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成为黄褐斑的首选治疗方法;
年在国内率先使用透明质酸作为皮肤充填剂应用于美容整形。
学习经历
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部
3年日本京都大学博士毕业
学术任职
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ISAPS)会员发展部委员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微创美容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委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常务编委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
浙江医学杂志编委
浙江省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JAMAFacialPlasticSurgery审稿人
学术成果
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英文论文11篇;
主编参编书籍17部。
连续7年开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共举办十余次。
往期精彩回顾
眼整形案例丨眼袋外切
”妈生款“双眼皮的“神还原”丨图说“软悬挂”
修复唇腭裂丨愿每个孩子都被世界温柔以待
这些爱豆,都是行走的衣架吧!
软悬挂?丨原来双眼皮手术也可以“软萌软萌”的
美白攻略丨一键粉碎那些“神器谣言”
眼整形案例
打?不打?丨玻尿酸到底靠不靠谱?
眼整形案例丨原来你只是“假性上睑下垂”
甩掉眼袋,同时收获了苹果肌?
单眼皮毕业季丨请查收你的术前攻略
你懂个毛啊?丨你到底懂不懂毛?
毛孔、痘肌、鸡皮肤?丨请果酸来换个肤?
涨姿势丨疤痕那些事儿
脸大怎么了?脸大的好处多着呢!
假体和脂肪我都要——复合丰胸术
这个整形项目,一半的新生宝宝都应该做!
眼袋的自述丨想解决我?并不是切掉这么简单!
关于软骨鼻综合的那些误会
这是一篇红着脸写的“私密”科普
为了hold住“伪素颜妆”,我抽空去做了个线雕
“痣在必除”?那么,切痣还是点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