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类和氯酶素类
一、四环素类
分类
天然:四环素——耐药,少用,土霉素——基本不用,金霉素——外用。
半合成:多西环素(常用),米诺环素、美他环素
抗菌作用
1、G+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部分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
2、G-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流感杆菌、布氏杆菌
3、厌氧菌:拟杆菌、梭形杆菌,幽门螺杆菌
4、其他:立克次体、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阿米巴原虫。对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及病毒无作用
抗菌机制
快速抑菌,高浓度杀菌。抑制细菌体内蛋白质合成: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A位结合,阻止始动复合物形成及氨基酰-tRNA进入,抑制肽链延长和蛋白质合成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胞内核酸和其他重要物质外漏,抑制DNA复制
临床应用
首选:回归热,恙虫病,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感染,衣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霍乱次选:痢疾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杆菌性尿道、呼吸道和胆道感染用于耐青霉素金葡菌或对青霉素过敏的葡萄球菌感染肠内阿米巴病,对肠外阿米巴病无效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服药时多饮水二重感染:定义:正常人的口腔、鼻咽、肠道等处有微生物寄生,菌群间维持平衡的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菌乘机在体内生长繁殖,造成二重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表现:1)念珠菌性口腔炎——抗真菌药;2)难辨梭状菌伪膜性肠炎——万古霉素或甲硝唑;3)非敏感细菌性肺炎和尿道感染。
2、对骨骼及牙生长的影响
“四环素牙”以及骨发育不良变态反应肝脏及肾脏损伤。
3、其他
头痛,视力减退,血象改变过期变质的药物毒性更强
注意
禁用于孕妇、哺乳妇女、婴儿和7岁以下儿童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多西环素(doxycycline,强力霉素)
抗菌谱与四环素相似,但抗菌作用强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少受食物影响,t1/2长用于呼吸道、尿道、胆道感染,如老年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肺炎,是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外敏感细菌感染最为安全的一种四环素对肠道菌群影响小,二重感染少见对肾功能影响小,肾功能不全者仍可使用
二、氯酶素类
抗菌谱
广谱,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对G-菌作用较强(伤寒杆菌、流感杆菌,布鲁菌、百日咳杆菌)。对G+菌作用较弱,不及青霉素和四环素。对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有效。对各种病毒、真菌及原虫无效
抗菌机制
与细菌70S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活性,阻止肽链延伸,使蛋白质合成受阻
临床应用
伤寒、副伤寒--首选;立克次体感染;多种细菌引起,或其他药物疗效不佳的脑膜炎、脑脓肿,尤以耐氨苄西林B型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及脑膜炎球菌所致脑膜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眼内炎及全眼球炎
不良反应
1、抑制骨髓造血系统功能,可逆性减少血细胞
与剂量疗程有关,停药可恢复,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率低,死亡率高。防治:病史:药物过敏史及药源性造血系统毒性史。适应证:严格掌握适应证,疗程和剂量,避免滥用。监测:勤查血象,白细胞2.5í/L,停止用药
2、灰婴综合征
定义
新生儿或早产儿用量过大,于用药后4天发生循环衰竭,出现腹胀、呕吐、呼吸急促及进行性皮肤苍白等。
机制
肝脏发育不全,缺乏葡萄糖醛酸酶,对氯霉素代谢,解毒功能有限,使药物在体内蓄积。
防治
停药治疗,于停药后24-36h逐渐恢复。禁用于新生儿、早产儿,G-6PDH缺陷者,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妇女。
3、精神症状
引起精神病患者严重失眠、幻视、幻觉、狂躁、猜疑、抑郁等精神症状——禁用于精神病患者
4、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
5、其他
过敏反应,剥脱性皮炎、神经炎、共济失调、菌群失调所致的维生素缺乏、二重感染
END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