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点提示最重要
·幼儿皮肤表皮比较薄,仅有0.1毫米左右,容易脱落起疱疹。但表皮基底层发育旺盛,细胞分裂快,所以尽管宝宝容易起疱疹,也很容易愈合。
·宝宝皮肤容易出问题,但真正患皮肤病的并不多,常见皮肤感染、湿疹、荨麻
疹、病毒疹等,都不是难以治愈的皮肤病。
·治疗幼儿皮肤病变或暂时异常,不是越积极越好,很可能反而越坏。因为某些
治疗皮肤病变的药物,对宝宝皮肤本身就是一种强刺激,甚至成为过敏源。
·皮疹、糜烂、疱疹等,只要不破坏真皮,不合并严重的细菌感染,均不会留下
疤痕,妈妈不必过于担心。比较严重的面部湿疹,其实也不会留下疤痕。
·皮肤病病因比较复杂,诊断方法有限,多依靠医生望诊和触诊,结合病史、年龄、季节及全身情况做出诊断,多数情况下是靠医生经验做出诊断,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病情,不同医生会做出不同的诊断。
·皮肤疾病诊断比较困难,但治疗并不复杂,主要是内服药和外用药;外用药在
皮肤病的治疗上起主导作用,配合使用内服药。
·与遗传有关的皮肤病难以治愈;以皮肤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需要治
疗原发病,只针对皮肤问题进行处理,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更多还是对症治疗
皮肤与身体其他脏器关系密切,皮肤病变很多情况下是身体其他病变的外在表征,如不充分考虑全身问题,只针对皮肤施以治疗,很难收到效果。
但还有很多皮肤病,不知道真正的病因;有一些虽知病因,但尚缺乏诊断方法,如很多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皮肤病,还难以通过遗传学做出最终诊断。所以真正能对因施以治疗的皮肤病并不是很多,病因不清的皮肤病,主要是对症治疗。
※内服药介绍
·抗组胺药物。这种药物最常用,也比较有效。抗组胺药具有抗过敏、镇静和止
痒作用,最常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等。常用的药物是扑尔敏、苯海拉明、非那根等。抗组胺药主要副作用是嗜睡,其次是口干,停药后症状消失,患病幼儿可服用此类药物。
·钙剂。钙剂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减少皮损局部渗出,常用于湿疹、
皮炎等渗出性皮肤病,常用的有10%葡萄糖酸钙和5%氯化钙注射液、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等。正常剂量的钙剂对宝宝几乎没有副作用,静脉注射速度不能过快,不能有药物渗漏到血管外;局部注射可出现疼痛、皮肤发红等刺激症状。
·维生素。一些维生素对皮肤病有冶疗作用,缺乏某些维生素也可引起某些皮肤病,所以维生素不但是皮肤病治疗的普遍性用药,也是某些皮肤病对因治疗药物。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坏血病性皮肤损害,维生素C就是坏血病性皮肤损害的病因治疗药物。维生素B2缺乏可引起口角炎、唇炎、脂溢性皮炎等,口服维生素B2就是对病因加以治疗了。
维生素A、C、B1、B2、B6、B12.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等都可作为皮肤病的普遍性治疗药物,对皮肤病有综合治疗作用。
·皮质类固醇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说是治疗皮肤病的“万能药”,绝大多数
皮肤病对皮肤的损害,都可通过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得到缓解。但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产生较大副作用,而且皮质类固醇激素不能对因治疗,停药后皮肤病复发,有时比用药前还要严重。
·抗菌素类药物。抗菌素类药物主要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其他皮肤病不需要使用抗菌素。宝宝患湿疹,可能皮肤会有黄色液体流出,妈妈误以为流脓了,就给宝宝涂抗菌素类药物,这是不对的。千万不要随便使用抗菌素类药物,包括外用药物。不正确使用抗菌素,不但有引起二重感染的可能,抗菌素本身也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使宝宝湿疹进一步加重。
《郑玉巧育儿经·幼儿卷》
下期预告:宝宝常见皮肤问题之皮肤问题外用药物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