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外用药物治疗;
3.免疫抑制剂治疗;
6.腔道口粘膜治疗;
7.中医治疗:急性期以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为主;慢性期宜滋阴清热、补气健脾。
1.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2.支援疗法;
4.抗组胺剂止痒、镇静;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