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岁的Staveren,是一名医生。年,MiriamvanStaveren去加纳利群岛休假时发生了感染,耳朵和鼻子十分疼痛。医生给她开了6天的左氧氟沙星。
但服药后的两周,Staveren的跟腱开始疼痛不止,接着膝盖和肩膀也开始出现疼痛,之后大腿和脚开始刺痛,并且总感觉疲倦和抑郁。从前的她是一名很活跃的网球爱好者,酷爱徒步旅行,但现在几乎已经无法行走。
从那以后,Staveren找了很多医学专家,一些医生认为她的病情是由于精神问题引起的,还有一些医生认为她可能患有纤维肌痛症或者慢性疲劳综合征。但是她不相信这些诊断,并坚信是她之前服用的抗生素毒害了她。
“氟毒”
其实,Staveren的想法并非毫无道理。左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该类药物目前是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然而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氟喹诺酮早已“臭名昭着”。facebook以及一些论坛上活跃着很多名为FloxieHope或MyQuinStory的群组,数千名因使用氟喹诺酮药物出现严重毒副作用的患者在这些群组里分享着他们的经历。
很多人的副作用是毁灭性的。病人有时会出现精神和生理问题,甚至是中枢神经等方面的问题,在停药后这些症状依然不会消失。他们通常把这些副作用称为“氟毒”。
在患者的不懈努力下,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首次发出警告,提醒医生和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有肌腱断裂以及不可逆的神经损伤等毒副作用。年,FDA承认了一种被称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相关性残疾的副作用的存在,并建议仅在出现严重感染时使用该类药物。
这一举措也促使其他国家的药物监管部门开始重新评估该类抗生素的安全性。年1月,加拿大卫生部对医生提出警示,称使用该类抗生素可能导致罕见的、持续性的并有可能致残的副作用。
*以上信息原文检索:JoMarchant.()Whenantibioticsturntoxic.Nature,:-.张洁/编译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有报道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
1.全身性损害
全身性损害为氟喹诺酮类药品报告最多的不良反应,在严重病例中,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样反应和过敏性休克,占全身性损害的70%以上,其他包括发热、寒战、多汗、乏力、水肿等。其中,过敏性休克主要为速发型变态反应,多数经治疗或抢救治愈,也有少数患者死亡。
2.神经/精神系统损害
氟喹诺酮类药品可通过血脑屏障,因此该类药品的神经或精神系统损害较为突出。严重病例中,神经/精神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震颤、抽搐、椎体外系外反应、幻觉等,严重者出现癫痫大发作、精神分裂样反应、意识障碍等。氟喹诺酮类因神经系统损害导致患者死亡或出现后遗症的病例报告较少。
3.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也是氟喹诺酮类药品主要的不良反应。较为严重的皮肤损害包括:剥脱性皮炎、多形性红斑、大疱性皮疹、光敏性皮炎等。
4.泌尿系统损害
泌尿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损害,包括尿频、少尿、结晶尿、尿液混浊、蛋白尿、面部水肿、肾炎,严重者出现肾功能衰竭。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尿液中溶解度降低可结晶析出,引起结晶尿、血尿,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故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多饮水,稀释尿液,每日进水量应在mL以上,避免与有尿碱化作用的药物(如碳酸氢钠、碳酸钙、制酸药、枸橼酸盐)同时使用。
氟喹诺酮类药物与一些临床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
1、氟喹诺酮类+茶碱类→使茶碱血药浓度升高,出现心律失常、痉挛等。
2、氟喹诺酮类+制酸药、H2受体拮抗剂→减少氟喹诺酮吸收,疗效降低。
3、氟喹诺酮类+非甾体类抗炎药→癫痫发生率增加。
4、氟喹诺酮类+华发林→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抗凝过度的危险。
5、氟喹诺酮类+环孢素→肾毒性增加,血清肌酐浓度上升。
6、氟喹诺酮类+含镁、铝、钙、锌、铁等金属制剂→氟喹诺酮类生物利用度降低,口服吸收下降30%。
*以上信息来源:丁香园崔光亮
常博士建议:
1、非严重感染,慎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用益生菌打败有害菌时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式。
2、使用抗生素后,要补充益生菌使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被破坏,肠道益生菌大量减少,“荒漠化”的肠道,经不起半点风雨。因此,为了快速重建肠道菌群平衡,恢复生物屏障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有问题的话直接给留言,会尽快给您解答。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白癜风可以治疗得好吗夏季白癜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