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分成三期:婴儿期、儿童期、成人期。婴儿期及儿童期特应性皮炎主要表现为头面部、肘窝、腘窝等处的皮炎,严重时可累及其他部位,患儿局部皮肤瘙痒剧烈,并且反复发作,给患儿及家长带来严重的身心痛苦。目前其特应性皮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约为6%或者更高,我国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约为3%,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快速城市化及西方化的地区。目前针对特应性皮炎治疗尚无明显特效的治疗措施,多以外用类固醇激素和口服抗组胺药为主,而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临床实践,发现扑尔敏联合脾氨肽应用于小儿特应性皮炎有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PART.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年1月—年6月本科确诊的特应性皮炎患者例,年龄2~12岁,病程1~12年。按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85例。治疗组中男45例女48例,年龄2~12(平均7)岁,病程1~11(平均6)年。治疗组男40例女45例,年龄2~11(平均6.5)岁,病程1~11(平均5.5)年。经统计检验,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诊断标准:根据年制定的Williams诊断标准,患者有皮肤瘙痒史,加上下列3条或3条以上即可:(1)屈侧皮肤受累史,包括肘窝、窝、踝前或围绕颈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2)个人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一级亲属4岁以下儿童发生特应性皮炎史);(3)全身皮肤干燥史;(4)屈侧可见湿疹(或4岁以下儿童颊部/前额和远端肢体湿疹);(5)2岁前发病(适用于4岁者)。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扑尔敏联合脾氨肽,对照组给予扑尔敏联合生理盐水。连续用药4w。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临床症状(瘙痒)、体征(丘疹、渗出、结痂、浸润性红斑、鳞屑、干燥、脱屑、苔藓样改变等)消失,无新发皮疹;(2)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60%;(3)有效:症状和体征好转30%~60%;(4)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5)治疗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统计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PART.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疗效不良反应:部分患儿在服用扑尔敏后可出现嗜睡、口渴、困倦等不良反应,但是症状较轻并不影响治疗的连续性,患儿在服用脾氨肽后观察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PART.3
讨论
特应性皮炎的儿童患者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最佳时期,疾病的困扰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其患儿身心的健康。同时疾病也不同程度的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特应性皮炎不断升高的发病率也是值得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