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广东梅州平远一户人家祖孙三人
吃了采摘的野生蘑菇中毒
均抢救无效死亡
据了解,家中2只猫也被毒死
相关专家在平远县上举镇畲脑村小畲的
一处山林发现了蘑菇
专家表示
这种闻起来香香的蘑菇有毒
烘干后却与食用红菇长得非常像
专家介绍,毒蘑菇的毒素类型分为: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及光过敏性皮炎型等,误食后会出现不同的中毒症状。
常见毒蘑菇有致命鹅膏、亚稀褶红菇,其中致命鹅膏对肝的损害很大,致死率也比较高。另外如长在柚子树底下的小蝉草,人吃了会头晕,对肠胃也有影响,容易拉肚子。
平远盛产红菇,专家很快在山上发现了4种红菇,其中2种红菇有毒,1种毒性致命。
专家称,从中毒症状推测,3人很可能食用了当地盛产致死率达到70%的亚稀褶红菇。
亚稀褶红菇
亚稀褶红菇有剧毒,小小一朵也可致命。误食后,人体开始了出现胃肠道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随后出现横纹肌溶解导致呼吸衰竭,最后抢救无效死亡,目前尚无有效解毒剂。
今天广东疾控发布提醒:
千万不要采食野外的蘑菇!
为什么不要采食野外的蘑菇
一些野生蘑菇中的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另外,由于是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毒品种的蘑菇,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
毒蘑菇毒性非常强,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光按中毒的症状就可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肾损害型和类光过敏性皮炎型等。
大部分误食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视力模糊,以及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等严重症状。
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预防毒蘑菇中毒
01
不采摘
外出郊游期间,市民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由于鉴别毒菌并不容易,市民最好不要轻易采摘。
02
不买卖
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03
不食用
要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饮食关键在于不食用自采或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04
做好警示宣传
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做到人人知晓随意采食野生蘑菇的危害性,尤其是具有潮湿土壤适合菌类生长的公园、植物园、旅游区、林场等地需做好警示,防止市民误采误食毒蘑菇,必要时可定期清理。
万一中毒怎么办
如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现不适症状,要高度怀疑毒蘑菇中毒,医院就医,千万不能拖延,否则容易引起昏迷乃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可采用催吐方法急救: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扣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尝试,尽量把胃内的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但如果患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为帮助大家更好辨识毒蘑菇
小编还准备了
广东常见的毒蘑菇图鉴
大家记得收藏!
↓↓↓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千万不要采食野外的蘑菇!
佛山新闻网综合报道
来源:梅州电视民生、广东疾控、广东市场监管
编辑:陈嘉颖
审校:冯海茵、陈婉萍
今日精选
“佛山新闻网”视频号上新啦!
快点击下方看精彩视频
猜你想看:
原标题:《祖孙3人食用这种东西后中毒身亡!广东疾控紧急提醒!》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