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对于激素依赖性皮炎而言,原本就受够了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折磨,还要面对汗液对面部的侵袭。
夏季出汗是人体在夏天主要的散热方式,而汗液中含有大量人体组织的代谢废物,这些代谢废物大多为酸性,比如尿素、尿酸、乳酸、氯化钠等,会与皮肤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引起皮肤内毛细血管扩张和炎症细胞聚集,不但会导致皮炎的发生,还会使原本患有的激素依赖性皮炎病情加重。不但面对这细菌滋生造成的感染、病情恶化,还有可能面对毁容的危险!
夏季激素脸应该怎么去护理呢?
1、注意清洁
出门在外,当面部出汗较多时,最好用清水洁面一下。对于面部油脂腺分泌旺盛的激素脸患者而言,应及时的清洗面部的残留垃圾等,不及时的处理很有可能导致面部垃圾堆积,造成面部感染,加重病情恶化。
2、注意防晒
夏季的紫外线是非常强烈的,激素脸患者买质量好点的太阳伞和遮阳帽,比较柔软的口罩,不要扎脸的,那样反而会刺激皮肤,而且口罩要保持干净和干燥。皮肤已经很脆弱了,所以我们要好好呵护。夏天的话戴帽子打伞无论哪种都可以。把脸遮住,这种硬防晒一定要做好,脆弱的皮肤完全抵御不了紫外线,千万不能让激素脸暴晒,以免变得更严重。
3、时刻保湿
夏季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办公室使用空调的频率都是很大,所以就会导致室内空气干燥。而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皮肤本来就干燥甚至不停的脱皮,保湿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应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或者随身携带保湿喷雾,在四周喷几下,保证肌肤水润。
4、修复受损皮肤屏障
因为激素慢慢的损害皮肤屏障,随着数量的增多逐渐阻碍皮肤细胞的分裂与发育,并且破坏皮肤的固有纤维结构,使皮肤失去屏障功能的保护,才会不同程度地触发多种临床皮肤症状。所以修复激素皮炎从皮肤屏障起准没错!
还有就是随着气温一天天的上升,酷热的夏天来了,夏季饮食及生病吃药时要特别注意,有些食物和药物吃了以后不能晒太阳,否则可能出现严重的光敏性皮炎。
这不前几天有客户小美就碰到这事了,小美和朋友一块儿吃宵夜后又吐又泄,医生按急性胃肠炎给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输液治疗,2天后病愈。
正值端午节假期,就陪朋友一起去水库游玩了一天,回来后发现面部及上臂皮肤有些红斑并瘙痒,于是过来咨询我,根据他的病史和发病经过,应该是药物导致的光过敏性皮疹,医生给他开了口服的抗过敏药和外用的药膏,并嘱咐他一定要注意防晒,一周后症状逐渐消失。
我让她用喷雾,修复乳,并做好防嗮,药膏停,只口服,半个月后症状彻底消失…
小美的情况是典型的药物致光敏性皮炎,那么什么是光过敏皮炎?
光过敏皮炎
光敏性皮炎是指暴露于某些外来的光敏物和光线后发生的皮肤反应。
其发生要有两个条件:
一是,外源性光敏物(药物或食物或其他植物)经皮肤接触或内服吸收。
二是,皮肤吸收了一定能量和一定波长的光,其所致的皮肤损害形态多种多样。
可表现为水肿性红斑、丘疹、斑块、结节、皮损的分布局限于光暴露部份,如头部(头发稀疏者)、面部、耳前、颈后部、手臂等部位,表皮状红斑,偶或斑丘疹、淡红、鲜红或暗红色各异。
轻者为散在的小片,重者可融合成大片,伴或不伴水肿,可有糜烂、渗出或苔藓样变,随病情可伴脱屑和色素沉着,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瘙痒或灼热感。
光敏性皮炎种类
根据光过敏的特征,光敏性皮炎又分为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两类。
光毒性反应:
光毒性翻译,是指人体摄人足量的光敏性药物后,皮肤受到日光的强烈曝晒使得体内药物吸收紫外线而导致的过敏反应。
光毒性反应几乎可以发生在所有人身上,只要达到一定的药量和光照强度,患者皮肤即可出现红肿、水疱、紫癫、丘疹、风团以及色素沉着等。
光毒性反应的其他表现包括:假卟啉症,表现为皮肤脆弱和表皮下水疱等特征;光照性指甲松动。
光变态反应:
是指摄入体内的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受到紫外线作用后与机体蛋白结合产生的免疫反应。光变态反应需要一定的潜伏期,反应的发生与药量大小无关。
此时,皮肤可出现湿疹样皮疹、风团、剥脱性皮炎、紫癜、色素沉着等。
临床上常见的是药物和食物引起的光敏性皮炎,常被误诊为一般的皮炎或晒斑,应引起重视。
诊断此病主要依据为受损的分布部位是在光暴露部份而不是一般的接触暴露部位,皮损属于光毒性反应或光变态反应的表现,有明确服用光敏感药物或食物的病史且发病季节大多在春、夏季节,据此可以区别接触性皮炎,多型性日光疹和晒斑。
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光敏反应的食物有含叶绿素高的蔬菜和野菜:
比如灰灰菜、苦菜,都属于光敏性食物。还有常见光敏性的食物有紫云英、雪菜、莴苣、茴香、苋莱、荠菜、芹菜、萝卜叶、菠菜、荞麦、香菜、红花草、油菜、芥菜、无花果、柑橘、柠檬、芒果、菠萝等。
“光敏性”海鲜包括螺类、虾类、蟹类、蚌类等,吃这些东西也要注意。
光敏反应的预防
与普通人相比,光敏反应更容易发生在皮肤娇嫩者、小儿、老人、女性,以及人体免疫缺陷病、红斑狼疮、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身上。因此,这些人在使用光敏性药物或吃了光敏性食物时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避免光敏反应的损害。
常用的预防措施包括:
(1)在服用上述药物如果是1天服用1次的药物若非必需早上服用,尽可能选择在晚上服用,以减少可能发生的光过敏反应。
易感人群在使用光敏性药物期间,要注意防晒,特别是阳光比较强烈的夏日,外出时要撑太阳伞、戴遮阳帽或太阳镜,避免穿短袖上衣,皮肤裸露部位涂防晒品。
如出现光敏反应或皮肤损伤,应立即停用具有光敏感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并去皮肤科就诊,不要自作主张乱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2)有光敏反应史的患者要慎用光敏性药物和食用光敏性食材。
(3)皮肤出现光过敏,需在皮肤最初出现麻刺感或红斑时,立即躲避阳光,用冷水湿敷红肿发热部位。初次发生者要尽量避免日光和其他光线,包括日光灯的照射。
(4)已发生光敏反应的患者,在症状未消失时及症状消失后5日内,仍不能接受太阳光或紫外线照射,以免再次发生光敏反应。
海英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