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佳选择题
、某女,22岁,胃脘胀痛,连及胁肋,嗳气后疼痛减轻,生气时胃痛加重,食欲不振,中医应辨证为
A、饮食停滞
B、肝胃不和
C、肝脾不调
D、脾胃虚寒
E、寒凝气滞
B
“胃脘胀痛,食欲不振”说明病位在胃,“胁肋”说明病位在肝,选项中涉及的肝胃的证型只有B项,故应辨证为肝胃不和型胃痛。
2、近日气候骤冷,调摄不慎,患者出现了恶风畏寒,头痛时作,痛连项背,遇风尤剧,苔薄白,脉浮。证属风寒头痛,应选用的方剂是
A、桑菊饮
B、羚角钩藤汤
C、通窍活血汤
D、川芎茶调散
E、桑杏汤
D
根据患者的症状,恶风畏寒,头痛时作,痛连项背,遇风尤剧,苔薄白,脉浮等描述,符合风寒头痛的症状,治法宜祛风散寒。方剂应选用川芎茶调散。
3、某患者,女,44岁,近日出现带下量多,色白稀薄,淋沥不断,腰酸膝软,头晕目眩,小便频数,大便溏薄。舌淡润,苔薄白,脉沉迟。医师诊断为带下过多。该患者应辨为何证
A、脾虚湿盛
B、湿热下注
C、脾胃不和
D、冲任失调
E、肾虚带下
E
肾虚带下型带下过多症见带下量多,色白稀薄,淋漓不断,腰酸膝软,头晕目眩,小便频数,大便溏薄。舌淡润,苔薄白,脉沉迟。
4、可参考绝经前后诸症来辨证论治的西医疾病是
A、阴道炎
B、宫颈炎
C、盆腔炎
D、围绝经期综合征
E、子宫内膜异位症
D
西医学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或双侧卵巢切除,或放射治疗后双侧卵巢功能衰竭等出现上述症状,可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5、某患者,男,37岁,近日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声音低微,头晕,自汗,不思饮食,活性后症状加重。医师诊断为气虚,治疗可选用的方剂是
A、四君子汤
B、四物汤
C、沙参麦冬汤
D、附子理中汤
E、桂附地黄汤
A
气虚型虚劳,可选用的方剂是四君子汤。
6、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用清热泻火方药治疗,体现的中医治法是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用热远热
D、虚则补之
E、热因热用
B
热者寒之:是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方药来治疗。即以寒药治热证。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用苦寒清里方药治疗等。
7、某男,8岁。面部粟疹累累,色红,疼痛,部分有脓疱,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中医选方
A、逍遥蒌贝散
B、二仙汤
C、异功散
D、枇杷清肺饮
E、茵陈蒿汤
D
肺经风热-痤疮症见面部粟疹累累,色红,疼痛,或有脓疱,伴口干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为疏风清肺。
方剂选用枇杷清肺饮。
8、某女,36岁。咽部干痒灼热,微痛,有异物感,干咳少痰,颧红潮热;舌红,苔少,脉细数。应选用的中成药是
A、清咽利膈丸
B、玄麦甘桔颗粒
C、桂林西瓜霜
D、复方鱼腥草片
E、利咽解毒颗粒
B
虚火上炎-咽喉肿痛症见咽部干燥,微痛,干痒,灼热,有异物感,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或伴颧红潮热,耳鸣多梦。舌红,苔少,脉细数。
应采用的治法是滋阴降火,清肺利咽。
应选用的方剂是养阴清肺汤或知柏地黄丸。
应选用的中成药是玄麦甘桔颗粒、铁笛丸、金果含片、金果饮咽喉片。
9、不属于蒙药传统剂型的是
A、糊剂
B、散剂
C、油剂
D、灰剂
E、汤剂
A
蒙药的传统剂型有8种,分别有汤剂、散剂、丸剂、膏剂、灰剂、油剂,此外还有搅全剂、酒剂等。
0、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
A、5~40U/L
B、6~40U/L
C、7~40U/L
D、8~40U/L
E、9~40U/L
D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利用速率法测定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8~40U/L。
二、配伍选择题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胃
E.宗气
、集聚之处称为“气海”的是
ABCDE
E
宗气在胸中集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
2、“阳脉之海”指的是
ABCDE
A
督脉调节阳经气血,故称“阳脉之海”。
3、“水谷之海”指的是
ABCDE
D
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
2、A.食钠减少,身倦无力
B.腹中冷痛,四肢不温
C.食纳减少,少腹下坠
D.脘腹胀满,头身困重
E.饮食减少,月经过多
、脾阳虚证典型的症状是
ABCDE
B
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常见在脾失健运症状的基础上,同时出现腹中冷痛,腹满时减,得温则舒,口泛清水,四肢不温,气怯形寒,脉沉迟而舌淡苔白。妇女则见白带清稀,小腹下坠,腰酸沉等症。
2、脾虚下陷典型的症状是
ABCDE
B
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常见在脾失健运症状的基础上,同时出现腹中冷痛,腹满时减,得温则舒,口泛清水,四肢不温,气怯形寒,脉沉迟而舌淡苔白。妇女则见白带清稀,小腹下坠,腰酸沉等症。
3、脾不统血典型的症状是
ABCDE
E
脾不统血证常见面色苍白或萎黄,饮食减少,倦怠无力,气短,肌衄,便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舌质淡,脉细弱的临床表现。
3、A.青色
B.黑色
C.白色
D.赤色
E.黄色
、小儿惊风,最可能出现的面色变化是
ABCDE
A
青色的临床意义: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及惊风证。小儿高烧,面部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最易察见,往往是惊风的先兆。
2、水饮内停,最可能出现的面色变化是
ABCDE
B
黑色的临床意义:主肾虚、水饮证、瘀血证。目眶周围见黑色,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病。
3、脾失健运,最可能出现的面色变化是
ABCDE
E
黄色的临床意义:主虚证、湿证。黄为脾虚、湿蕴的征象。故脾失健运,则气血不充,或水湿不化者,面即常见黄色。
4、虚寒战栗,最可能出现的面色变化是
ABCDE
C
白色的临床意义:主虚寒证、失血证。里寒证剧烈腹痛,或虚寒战栗时,也可见面色苍白,则为阴寒凝滞,经脉拘急所致。
4、A.发汗烦渴,汗多脉洪
B.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C.午后发热,五心烦热
D.长期低热,劳倦则甚
E.日晡热甚,腹痛便结
、气虚发热的症状特点是
ABCDE
D
长期低热的病机比较复杂。例如上述阴虚潮热或暑夏季节 的发热,即所谓“疰夏”,可能表现为长期低热不止。这里主要介绍由于气虚引起的长期低热,称为“气虚发热”。
2、湿温潮热的症状特点是
ABCDE
B
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其病多在脾胃,因湿遏热伏,热难透达,所以身热不扬,初扪之不觉很热,扪之稍久则觉灼手。多伴有胸闷呕恶、头身困重、大便溏薄、苔腻等症。
3、阳明潮热的症状特点是
ABCDE
E
阳明潮热是由于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因其常于日晡阳明旺时而热甚,故又称“日晡潮热”,常兼见腹满痛拒按,大便燥结,手足汗出,舌苔黄燥、甚则生芒刺等症。
5、A.气随血脱证
B.气血两虚证
C.气不摄血证
D.气虚血瘀证
E.气滞血瘀证
、患儿8岁。倦怠乏力,食少纳呆,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皮下出血色淡,舌淡,脉软弱细微。中医辨证是
ABCDE
C
气不摄血证临床常见出血的同时,见有气短,倦怠乏力,面色苍白,脉软弱细微、舌淡等气虚的症状。
2、某男,47岁。急性胃出血,面白,四肢厥冷,少气懒言,大汗淋漓,舌淡,脉微细。中医辨证是
ABCDE
A
气随血脱证临床常见大量出血的同时,见面色(白光)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甚至晕厥,脉微细或弱等症。多以大量出血时,随即出现气脱的症状为辨证要点。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患者,男,因为便秘、咽痛、流涕就诊,医生开具处方中包括忍冬花、桔梗、鼠黏子、锦纹、岩风等药物。
、忍冬花的正名是
A、淫羊藿
B、闹羊花
C、红花
D、菊花
E、金银花
E
金银花的别名是忍冬花、双花、二花、银花。
2、鼠黏子的正名是
A、菟丝子
B、牵牛子
C、吴茱萸
D、牛蒡子
E、五味子
D
牛蒡子的别名有大力子、鼠黏子、牛子、恶实。
3、锦纹的正名是
A、大黄
B、何首乌
C、乌头
D、栀子
E、商陆
A
大黄的别名有川军、生军、锦纹、将军。
4、岩风的正名是
A、石膏
B、知母
C、寒水石
D、芒硝
E、前胡
E
前胡的别名有信前胡、岩风。
2、患者,男,42岁,经医生诊断为阳虚夹湿之泄泻,遂开附子理中丸,效果不理想。经询问,该患者因口舌生疮,一直服用牛黄解毒片。医院执业药师咨询,遂让患者立即停止服用牛黄解毒片。但效果仍不理想。于是建议医生加开了一种中成药,患者病愈。
、关于附子理中丸与牛黄解毒片,说法正确的是
A、附子理中丸与牛黄解毒片联用属于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B、附子理中丸与牛黄解毒片联用属于含“十八反”、“十九畏”药味中成药的配伍禁忌
C、附子理中丸与牛黄解毒片联用属于含有毒药物的联用
D、附子理中丸与牛黄解毒片联用属于不同功效药物联用的禁忌
E、附子理中丸与牛黄解毒片联用属于药物的相互作用
D
附子理中丸与牛黄解毒丸联用,附子理中丸为温中散寒之剂,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痛、呕吐、腹泻等。牛黄解毒片性质寒凉,为清热解毒泻火之剂,适用于火热毒邪炽盛于内而上扰清窍者,两者合用是不适宜的,属于不注意证候的不合理用药。
2、与附子理中丸联用属于合理用药的是
A、川贝枇杷露
B、蛇胆川贝液
C、通宣理肺丸
D、人参养荣丸
E、四神丸
E
附子理中丸与四神丸合用,可以增强温肾运脾、涩肠止泻的功效,治疗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
3、此案例中体现了执业药师的作用是
A、药学信息咨询服务
B、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C、审查与监督处方不合理用药
D、向患者宣讲相关的用药知识
E、指导临床用药
A
患者向药师咨询药物的使用情况,体现了执业药师的药学信息咨询服务。
四、多项选择题
、与津液输布和排泄相关的脏腑功能有
A、肺的宣发
B、肺的肃降
C、肾的气化
D、脾的运化
E、脾的“散精”
ABCDE
津液的输布是由脾、肺、肾、三焦、肝等脏腑功能的综合作用而完成的,但以肺、脾、肾三脏为主,即脾运化水液,上输心肺。津液的排泄,是依赖肺、肾、膀胱、大肠等脏腑功能的共同作用,通过呼吸道、汗、尿、大便而排泄出体外。津液:津与液皆来源于水谷精微。
2、以下属于正治法的有
A、热者寒之
B、热因热用
C、寒者热之
D、塞因塞用
E、实则泻之
ACE
正治法,又称“逆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反治法,又称“从治”,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3、某男,73岁,痹证日久不愈,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肌肉萎缩,筋脉拘急,肘膝不伸,以尻代踵,以背代头,腰膝酸软,骨蒸潮热;舌红,脉细数。针对患者病证,应选用的中成药有
A、痹痛宁胶囊
B、独活寄生丸
C、尪痹颗粒
D、风湿骨痛丸
E、益肾蠲痹丸
BCE
根据患者症状“痹证日久不愈,关节肿大僵硬,变形”应辨证为尪痹。可选用的中成药有独活寄生丸(合剂),尪痹颗粒,益肾蠲痹丸。
4、服用滴丸应注意的事项有
A、剂量不能过大
B、宜研末服
C、在保存中不宜受热
D、有些可直接含于舌下
E、宜少量温开水送服
ACDE
服用滴丸时应注意:仔细看好药物的服法,剂量不能过大;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有些可直接含于舌下;滴丸在保存中不宜受热。
5、关于罂粟壳使用管理要求的规定,下列正确的有
A、处方须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
B、须使用麻醉药专用处方方可调配
C、成人一次正常用量为每天3~6g
D、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
E、不得单方发药,须与群药一起调配
ABCE
罂粟壳必须凭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麻醉药处方方可调配,应于群药中,且与群药一起调配,不得单方发药,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成人一次的常用量为每天3~6g。处方保存3年备查。
年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模拟试题(8)一、最佳选择题
、为使药物中的药效成分充分煎出,又不会造成药效成分消失,需要后下的中药是
A、三七
B、蒲黄
C、砂仁
D、佩兰
E、荜茇
C
需后下的药物有:
①气味芳香类:降香、沉香、薄荷、砂仁、白豆蔻、鱼腥草等。
②久煎后有效成分易被破坏的饮片:钩藤、苦杏仁、徐长卿、生大黄、番泻叶等。
2、除另有规定外,栓剂一般最适宜密闭贮存的温度应控制在
A、30℃以下
B、60℃以下
C、80℃以下
D、00℃以下
E、无要求
A
栓剂的保存:除另有规定外,应在30℃以下密闭贮存。防止因受热、受潮而变形、发霉、变质。
3、下列各组联用不合理的是
A、金匮肾气丸与牛黄解毒片
B、益母草颗粒与妇血康颗粒
C、附子理中丸与健脾丸
D、牛黄清心丸与柏子养心丸
E、金锁固精丸与参苓白术丸
A
附子理中丸与黄连上清丸、金匮肾气丸与牛黄解毒片等合用,均属不注意证候的不合理用药。
4、既含对乙酰氨基酚,又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的中成药是
A、重感冒灵片
B、抗感灵片
C、金羚感冒片
D、速感宁胶囊
E、贯黄感冒颗粒
D
速感宁胶囊含有的西药成分有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氨苯那敏。
5、与广谱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联用后,其抗菌活性增强6倍的中成药是
A、逍遥散
B、救心丹
C、香连丸
D、红灵散
E、女金丹
C
香连丸与广谱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联用后,其抗菌活性增强6倍。
6、与化疗药联用可降低患者因化疗导致的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的中药是
A、石菖蒲
B、牵牛子
C、人参
D、柴胡
E、白芍
C
黄芪、人参、女贞子、刺五加、当归、山茱萸等,与西药化疗药联用,可降低患者因化疗药而导致的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
7、某男,因患慢性心衰,长期服用强心苷类药物,现咽喉红肿疼痛,音哑失音。下列中成药中,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同用的中成药是
A、清音丸
B、金果饮
C、六神丸
D、黄氏响声丸
E、牛黄解毒片
C
强心苷有较强的生理效应,如过量会引起中毒。故六神丸、救心丹等含有蟾酥、罗布麻、夹竹桃等强心苷成分的中成药,不宜与洋地黄、地高辛、毒毛旋花苷X等强心苷类同用。发汗解表药荆芥、麻黄、生姜等及其制剂(如防风通圣丸),与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安乃近等合用,可致发汗太过,产生虚脱。
8、对于气血两虚的儿童可给予益气养血的中药有
A、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
B、黄芪、太子参、白术
C、人参、冬虫夏草
D、山药、白扁豆、稻芽
E、党参、当归、首乌
E
若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夜寐不安、舌质淡,属于气血两虚的儿童,可给予益气养血的黄芪、党参、当归、黄精、首乌、大枣等。
9、下列不属于雷公藤制剂不良反应的是
A、肾功能不全
B、女性闭经
C、肾功能衰竭
D、血小板增多
E、精子数量减少
D
雷公藤制剂的不良反应有:药物性肝炎、肾功能不全、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闭经、精子数量减少、心律失常等。严重者有药物性肝炎、肝肾功能异常,肾功能衰竭,胃出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闭经等。其可导致血小板减少而不是增多,故本题选D。
0、若患者用药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执业药师应首选的应对措施是
A、检查药品质量
B、退药息事
C、处置不良反应
D、赔偿患者
E、降价销售该药
C
患者用药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对这类的投诉应同临床共同应对,原则上应先处理不良反应,减轻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二、配伍选择题
、A.甘草
B.马兜铃
C.麦芽
D.升麻
E.麻黄
、体虚多汗者,忌用
ABCDE
E
2、哺乳期妇女不宜大量使用
ABCDE
C
3、麻疹已透及阴虚火旺者,忌用
ABCDE
D
4、肾病患者,忌用
ABCDE
B
体虚多汗者忌用发汗力较强的麻黄;高血压及失眠患者,慎用麻黄;湿盛胀满、水肿患者,忌用甘草;麻疹已透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升麻;有肝功能障碍者,忌用黄药子;肾病患者,忌用马兜铃;授乳期妇女不宜大量使用麦芽等。
2、A.生草乌
B.鹿角胶
C.六一散
D.鱼腥草
E.当归
、需包煎的药是
ABCDE
C
六一散属于微小饮片,煎煮时宜包煎,以免因其漂浮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
2、需后下的药是
ABCDE
D
鱼腥草属于气味芳香类饮片,煎煮时应后下,以免其有效成分散失。
3、需先煎的药是
ABCDE
A
生草乌属于有毒饮片,煎煮时应先煎~2小时,从而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
4、需烊化的药是
ABCDE
B
鹿角胶属于胶类中药,煎煮时应烊化,不宜与其他群药同煎,以免因煎液粘稠而影响其他药物成分的煎出或结底糊化。
3、A.白萝卜
B.鳖肉
C.陈醋
D.羊肉
E.生葱
、人参忌
ABCDE
A
2、茯苓忌
ABCDE
C
古人曾认为常山忌葱;地黄、首乌忌葱、蒜、白萝卜;人参忌白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蜜忌生葱。
4、A.清半夏
B.生半夏
C.法半夏
D.制半夏
E.姜半夏
、小青龙汤治疗痰多咳喘,方中选用的半夏为
ABCDE
C
小青龙汤治疗痰多咳喘,方中法半夏为宜。
2、香砂六君丸治疗脾虚气滞,方中选用的半夏为
ABCDE
E
姜半夏能温中降逆,香砂六君丸、温胆汤、小陷胸汤用姜半夏。
5、A.黄酒
B.姜汤
C.淡盐水
D.芦根煎汤
E.米汤
一般中成药均以温开水送服,但有的中成药宜用配伍适当的“药引”送服,以增强疗效或起协同作用。
、附子理中丸在服用时,可选用的药引是
ABCDE
B
生姜具有散寒、温胃止呕作用,可用生姜切片煎汤作为“药引”,如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等可用姜汤送服,以增强疗效。
2、银翘解毒丸在服用时,可选用的药引是
ABCDE
D
治疗风热感冒的银翘解毒丸用鲜芦根煎汤送服,取其清热透表生津的协同作用。
3、六味地黄丸在服用时,可选用的药引是
ABCDE
C
食盐味咸,能引药入肾,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可用淡盐水送服,取其引药入肾,增强滋阴补肾的作用。
4、牛黄醒消丸在服用时,可选用的药引是
ABCDE
A
黄酒因其味辛性温,具有温通经络、活血散瘀的作用,故常被作为“药引”,如大活络丸、牛黄醒消丸、跌打丸、七厘散等可用黄酒送服,一般用量为5~20g。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患者,男,因腰疾,服用了舒筋丸,服药后初期出现了头痛、头晕、烦躁不安、面部肌肉紧张、吞咽困难,进而出现了伸肌和屈肌同时出现极度收缩,发生典型的惊厥,痉挛。诊断病因为服用舒筋丸出现后的中毒表现。
、根据题干描述,出现中毒表现的原因是舒筋丸中含有
A、乌头
B、马钱子
C、蟾酥
D、雄黄
E、轻粉
D
患者出现该症状时,应先保持安静,避免声音、光线刺激(因外界刺激可引发惊厥痉挛),吸氧。清除毒物,洗胃、导泻,较大量的静脉输液,以加快排泄。并对症治疗,痉挛时可静注苯巴比妥钠0.2~0.3g。肉桂煎汤或甘草煎汤饮服。
2、出现此类症状时,应及时采用的中毒解救方法是
A、肌注阿托品
B、服用颠茄合剂
C、注射尼可刹米
D、静注苯巴比妥钠
E、使用二巯基丙醇解毒
D
患者出现该症状时,应先保持安静,避免声音、光线刺激(因外界刺激可引发惊厥痉挛),吸氧。清除毒物,洗胃、导泻,较大量的静脉输液,以加快排泄。并对症治疗,痉挛时可静注苯巴比妥钠0.2~0.3g。肉桂煎汤或甘草煎汤饮服。
3、出现该症状的中毒原因是
A、服用过量
B、配伍失度
C、品种混乱
D、个体差异
E、种族不同
A
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服用过量,会出现中毒表现,一次服用量过大时还可能致死。
4、该中药的中毒量为
A、2~3mg
B、5~0mg
C、0~5mg
D、5~20mg
E、20~30mg
B
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成人服用5~0mg即可中毒,一次服用30mg即可致死。
2、患者,女,28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先后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0.9g、注射用炎琥宁0.2g静脉滴注。注射用炎琥宁滴注约0分钟,患者出现面色灰白、大汗淋漓,随即牙关紧闭、神志不清。查体:体温36℃,心率0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60/40mmHg,神志不清,双肺呼吸音粗,心音弱。给予救治后,症状逐渐缓解,小时后患者面色红润,呼吸顺畅。
、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如何抢救
A、应立即催吐,用:的高锰酸钾洗
B、中毒后,还需用蛋清、牛奶或通用解毒剂
C、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并大量饮糖水
D、立即停药,吸氧,给予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肌内注射肾上腺素0.5mg
E、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及维生素B等保肝药物
B
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成人服用5~0mg即可中毒,一次服用30mg即可致死。
2、下列哪项不属于炎琥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A、过敏性休克
B、呼吸衰竭
C、剥脱性皮炎
D、血压降低
E、伪膜性肠炎
E
伪膜性肠炎不属于炎琥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伪膜性肠炎是雷公藤的不良反应。
3、下列关于炎琥宁注射液的使用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
A、老年人慎用
B、注意剂量
C、注意监护
D、注意过敏史
E、注意适应证
A
炎琥宁注射液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其用药风险,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权衡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的治疗利弊,应谨慎用药。并且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不得超剂量应用,尤其是儿童患者。所以儿童患者应慎用炎琥宁注射液,而不是老年人,故A项叙述错误。
四、多项选择题
、与含较多还原性溴离子或碘离子的中成药如消瘿五海丸、内消瘰疬丸长期同服,导致药源性肠炎、赤痢样大便的中成药有
A、磁朱丸
B、更衣丸
C、安宫牛黄丸
D、逍遥散
E、小柴胡汤
ABC
含朱砂较多的中成药,如磁朱丸、更衣丸、安宫牛黄丸等与含较多还原性溴离子或碘离子的中成药如消瘿五海丸、内消瘰疠丸等长期同服,在肠内会形成有刺激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导致药源性肠炎,赤痢样大便。
2、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联用,能提高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的中药有
A、丹参注射液
B、川芎嗪注射液
C、黄芪注射液
D、参茸卫生丸
E、金匮肾气丸
ABC
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等同用,可提高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
3、中药饮片在贮存保管时,容易发生霉变和走油的中药有
A、柴胡
B、菊花
C、牛膝
D、麦冬
E、天冬
CE
柴胡易虫蛀。
菊花易霉变。
牛膝易霉变、走油。
麦冬易泛油。
天冬易霉变、走油。
4、小儿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论在肌肤,脏腑、筋骨、津液等方面均柔弱不足,新陈代谢旺盛,吸收、排泄都较快,对药物敏感性强,关于小儿用药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小儿得病急,变化快,因此要及时用药
B、小儿脏腑娇嫩,对药敏感,处方要精,用量要轻
C、小儿脏气清灵,若为风热表证,当以辛凉解散表邪
D、小儿脾气不足,治疗宜佐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之品
E、小儿出现壮热、烦躁、惊风等症,宜佐以平肝息风之品
ABCDE
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有:
()用药及时,用量宜轻。小儿得病急,变化快,因此用药要及时。小儿脏腑娇嫩,对药敏感,处方要精,用量要轻。
(2)宜用轻清之品。小儿脏气清灵,对大苦、大辛、大寒、大热、攻伐和药性猛烈的药物要慎用。若为风热表证,当以辛凉解散表邪,以银翘散、桑菊饮为主。对外有表邪,内有火热之发热,仍以辛凉解表。故B项描述错误。
(3)宜佐健脾和胃之品。 小儿脾气不足,消化能力差,因此应佐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之山药、山楂、陈皮、六神曲、麦芽、鸡内金、白术等。
(4)宜佐凉肝定惊之品。救治小儿疾病特别是外感病邪,出现壮热、烦躁、惊惕等症,则应在清热透解之时,佐以平肝熄风之蝉蜕、钩藤、僵蚕、地龙等。
(5)不宜滥用滋补之品。小儿生机旺盛,宜饮食调理,不宜滥用滋补之品,否则会使机体阴阳失衡,伤及脏腑气机。
5、中药毒性反应引起生理生化功能异常和病理变化,可在各系统内发生,造成多系统的脏器的损害。关于中药发生毒性反应的机制和表现的说法正确的有
A、山药丸含马钱子,马钱子主要有毒成分为番木鳖碱,可首先兴奋神经系统,引起脊髓强直性痉挛,继而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可因呼吸痉挛窒息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B、追风丸含乌头,乌头的主要成分为乌头碱,其毒性主要用于神经系统,尤其是迷走神经,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和死亡
C、牛黄至宝丸含朱砂,朱砂的主要成分为汞,机体吸收和迅速弥散到各个器官和组织,并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产生各种中毒症状
D、人参再造丸含雄黄,雄黄的主要成分为砷盐,砷盐毒性较大,进入人体后蓄积和分布于体内各组织,主要分布在肝肾脾等内脏及指甲,毛发等部位,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
E、梅花点舌丸含蟾酥,蟾酥的主要有毒成分为蟾酥毒素,具有洋地黄样作用。小剂量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大剂量则使心脏停止收缩期
ABE
A项:山药丸中含有马钱子。马钱子含番木鳖碱即士的宁,毒性大。成人服用5~0mg即可中毒,一次服用30mg即可致死。番木鳖碱首先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强直痉挛,继而兴奋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中毒后发生典型的士的宁惊厥、痉挛,甚至角弓反张,可因呼吸肌痉挛窒息或心力衰竭而死亡。故A项描述正确。
B项:追风丸中含有的是乌头,乌头主要有毒成分为乌头碱(Aconitine)。一般中毒量为0.2mg,致死量为2~4mg。其毒性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尤其是迷走神经等,使其先兴奋后抑制,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产生异常兴奋,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故B项描述正确。
C项:牛黄至宝丸中含有的是雄黄,不含有朱砂,故C项描述错误。
D项:人参再造丸中含有的是朱砂、轻粉、红粉类中药,不含有雄黄,故D项描述错误。
E项:梅花点舌丸中含有蟾酥。蟾酥的主要毒性成分是强心苷(蟾酥毒素),还含有儿茶酚胺类化合物、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蟾酥毒素有洋地黄样作用,小剂量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大剂量则使心脏停止于收缩期。故E项描述正确。
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及答案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及答案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及答案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及答案年执业药师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真题及答案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答案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答案医考(规培、主治、护士、放射、医师、中医、中西医、公卫、口腔副高等)
最权威的考试题库或课程!!通过率极高!
支持----电脑、平板、手机、网页--随时随地观看!
执业药师考点汇总大全,建议打印!
执业药师题型分析!这个你必须收!
考前冲锋速记!
《西药二》个必考点,想考过?必记!
考前冲锋必记!
《中药综合》个必考点,想考过?这些必须背会!
考前冲锋速记!
《西药一》个必考点,你最好都能掌握!
考前冲锋速记!
《法规》个必考点,想考过最好都记住!(下篇)
考前冲锋速记!
《中药二》个必考点,背了就能顺利考过!
考前冲锋速记
《中药一》个知识点汇总
药理学各章节基础知识速记,提分必备!
「执业药师考前速记」个必考点,你最好都能掌握!
备考考点
中药一、西药一(各两套)
想要一次通过执业药师考试?命题九大规律要熟记!|西药综合:药物信息|中药练习|西药练习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