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与催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两种不同抑制程度。由小剂量或作用弱引起镇静效果的药品称为镇静药;由中等剂量或作用强而短,给药后起到催眠作用的药品称为催眠药。然而有些药品却在小剂量时起镇静,中剂量时起催眠,而大剂量时则起麻醉作用,有些药品还具有抗惊厥作用。
中枢镇静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类和其他类三类。
典型不良反应1.巴比妥类
常见嗜睡、精神依赖性、步履蹒跚、肌无力等“宿醉”现象。长期应用后可发生药物依赖性,表现为强烈要求继续应用或增加剂量,或出现心因性依赖、戒断综合征。服用巴比妥类药患者如出现剥脱性皮疹,可能致死。一旦出现皮疹等皮肤反应,应立即停药。
2.苯二氮类
常见嗜睡、精神依赖性、步履蹒跚、共济失调。老年人、体弱者、幼儿、肝病和低蛋白血症患者,对本类药的中枢性抑制作用较为敏感。突然停药后可能发生撤药症状。
3.其他类
(1)唑吡坦:常见共济失调、精神紊乱,尤以老年患者居多。
(2)佐匹克隆:常见嗜睡、精神错乱、酒醉感、戒断现象。
禁忌证1.严重肺功能不全、肝硬化、血卟啉病、贫血、未被控制的糖尿病、过敏者禁用巴比妥类药。
2.对苯二氮类药过敏者、妊娠期妇女、新生儿禁用苯二氮类药。呼吸抑制、显著的神经肌肉呼吸无力、严重肝损害者禁用硝西泮、氟西泮。
3.严重呼吸功能不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及急慢性肝功能不全、肌无力及对唑吡坦过敏者禁用唑吡坦;重症肌无力、失代偿呼吸功能不全、严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对佐匹克隆过敏者禁用佐匹克隆。
药物相互作用1.巴比妥类
(1)本品为肝药酶诱导剂,可提高肝药酶活性,长期用药不但加速自身代谢,还可加速其他药物代谢。①长期应用巴比妥类药患者,合用乙酰氨基酚类药,会降低乙酰氨基酚类药的疗效,增加肝中毒危险。②与糖皮质激素、洋地黄类、环孢素、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可降低这些药物的效应。③与抗凝血药合用,抗凝作用减弱,停用巴比妥类药后又可引起出血倾向,因此在调整抗凝血药剂量时需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2)在应用氟烷、甲氧氟烷等麻醉剂前有长期服用巴比妥类药的患者,可增加麻醉剂的代谢产物,增加肝毒性。应用甲氧氟烷之前服用巴比妥类药,可增加肾代谢产物的产生,以致肾脏中毒危险性增加。巴比妥类与氯胺酮同时使用,特别是大剂量静脉给药,有血压降低、呼吸抑制的风险。
(3)抗惊厥药与苯妥英钠等内酰胺类药合用时,对其血药浓度的影响不定,因此需密切监测血浆药物浓度;与乙琥胺或卡马西平合用时,会降低后两药的血药浓度,须密切监视后两药的血浆药物浓度;与丙戊酸钠合用时,巴比妥类药代谢减慢,血浆药物浓度增加,增强中枢神经抑制;苯巴比妥还可增加丙戊酸钠的肝毒性;与氟哌啶醇合用治疗癫痫,可引起癫痫发作模式改变,需调整给药剂量。
(4)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引起神经系统抑制效应增强,因此两种药物的剂量均应降低。
(5)与吩噻嗪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可降低抽搐阈值,增加中枢神经抑制作用。与布洛芬类合用,可减少或缩短半衰期而减少作用强度。
2.苯二氮类
(1)与易成瘾和其他可能成瘾药物合用,成瘾危险性增加。
(2)与抗高血压药或利尿降压药合用,可增强降压效果。与钙通道阻滞剂合用,可使体位性低血压加重。
(3)与西咪替丁合用,可抑制由肝脏转化本类药的中间代谢产物如氯氮和地西泮,使清除减慢,血浆药物浓度升高,但对劳拉西泮无影响。
(4)卡马西平与经肝脏酶系统代谢的苯二氮类药,如氯硝西泮合用,由于肝微粒体酶的诱导使卡马西平和(或)本类药的血浆药物浓度下降,清除半衰期缩短。
(5)普萘洛尔与苯二氮类抗惊厥药合用,可致癫痫发作类型或频率改变,应及时调整剂量。
3.其他类
(1)唑吡坦:与氯丙嗪合用,可延长氯丙嗪的血浆药物清除时间;与丙米嗪合用可增加嗜睡反应和逆行遗忘的发生,并降低丙米嗪的峰浓度。
(2)佐匹克隆:与肌松药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合用可增强镇静作用;与苯二氮类抗焦虑药或催眠药合用,可增加戒断症状的出现。
下面来做两道题练一下。
本文为“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知识点复习类文章,请勿依据本文自行用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感谢您阅读完本文,或许您可以添加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医院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