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剥脱性皮炎治疗专科医院 >> 剥脱性皮炎护理 >> 一种不吃药不打针的治病方法,可扶正祛邪

一种不吃药不打针的治病方法,可扶正祛邪

 

北京荨麻疹医院专家 http://m.39.net/pf/a_9213853.html

      98.6,75..8,52..8,52..8,57..6,57.4    "fill="rgb(,,)">

Health

Community

小伢儿咳不停,中医外治受欢迎

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大,最近很多孩子感冒了。对于体质差尤其是特禀质的孩子,感冒后的鼻部症状、咳嗽、痰多等不适会持续较长时间......服用太多的抗生素和止咳药水,不但疗效没看到,胃口也跟着差了!对于学习紧张、且压力不输成人的学生族来说,生病是不只是身体的不舒服,也会导致心理上的焦虑,会导致出现一些情志类问题,比如睡眠障碍、抽动、畏惧上学等。

选用合理而有效,且适合孩子的中医治疗方法,减轻孩子的身心负担,是我们中医师和家长们的共同责任。今天我们详细介绍拔罐疗法的应用,不仅是它疗效肯定,更因为我们的小粉丝特别地喜欢。

No.1

渊源与适应症

拔罐的渊源

拔罐又有“拔火罐”“吸筒”等名称,是一种我国民间流传应用悠久的独特治病方法。

早在公元前6~2世纪,古人已认识到这种治疗方法,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药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角法”的记载。因为古代人民常用动物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治疗一些外科疾患,故名为“角法”。

在后世劳动人民的实践中,慢慢用竹罐、玻璃罐代替了动物角,近代更是发明了气罐,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安全。且拔罐疗法也跨出了中医外科外治法的边界,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治病范围普遍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症。

角罐

竹罐

玻璃罐

陶瓷罐

气罐

机理和作用

俗话说“拔拔罐,病好一半”。拔罐为什么能治病呢?

平人无疾,人体阴阳不和是导致疾病产生的原因。而外邪(风、寒、暑、湿、燥、火)或内伤(情志、饮食、劳倦等)等均可引起人体阴阳偏盛偏衰,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的病理产物,如淤血、痰湿、宿食、邪火等,又可行于经络、腧穴,逆乱气机,瘀阻经脉,滞留脏腑,最终导致各种病症。

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引导营卫之气始于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作用:具有开泄腠理、扶正祛邪

适应症

1.风寒痹、急慢性扭伤所致的疼痛

2.消化系统的胃、肠、胆道疾病

2.呼吸系统的咳嗽、气喘

3.外科丹毒皮炎。

而小儿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特点,经络更敏感,对外界物质与信息接受快、反应快,所以拔罐常有更好的疗效。

No.2

拔罐手法

在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法。常用的拔罐法有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排罐法、药罐法、刺血拔罐法、留针拔罐法等多种。

小儿咳嗽的拔罐手法通常用二种。

留罐法

又称坐罐法,是使用最为普遍的罐法,在家庭保健中很常用。

操作方法:

把形成负压的罐体吸拔在体表某一部位或选好的穴位上,皮肤及浅层肌肉被吸拔至罐内。轻则皮肤潮红,重则皮下瘀血呈紫黑色。

应视不同部位选用不同型号的玻璃罐,家庭中可用气罐代替,特别是小儿,推荐气罐。

留罐有轻、中、重三种拔法,要依病势久暂,病情轻重,身体素质而定。而小儿皮肤娇嫩,一般以单手上提罐体带动肌肉为度,留罐时间应不超过10~15min,如过久,吸拔处容易出现小水疱。

取穴

风寒咳嗽:大椎穴,具有振奋阳气,宣肺驱邪的功效,尤其适用于疾病初期。人体手足三阳经的阳热之气在大椎穴汇入,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另外,此穴在背部的最高点,背部本来就属阳,因此,大椎穴又被称为“诸阳之会”“阳中之阳”。当全身的阳气提振、通达时,就能祛除体内的风、寒、湿邪。

定位: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肩齐平)。取穴时低头,后颈正中最突出的棘突下方。

风热咳嗽:

取穴曲池穴,具有疏散风热之功。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主皮毛,此穴位于肘部,乃经气运行之大关,能通上达下,通里达表,故善解全身风热表邪。

定位: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屈肘,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取穴。

走罐法

亦称推罐法

操作方法: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专用植物精油,如艾叶、石菖蒲等,再将罐拔住。术者用右手握住罐体,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

此法适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取穴:膀胱经膀胱经属太阳经,太阳主一身之表,五脏六腑的经气均再背部输注于膀胱经,所以背部膀胱经走罐可以疏通经气,调整全身的气血运行,气血行于表迫邪外出。

定位:膀胱经,膀胱经从头顶部分出,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下行到项部,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骨内侧,夹脊柱两旁向下走行到腰部,进入脊旁筋肉,深入体腔。

操作方法:取合适的气罐,沿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二侧线自大杼穴到肾俞穴由上而下进行走罐10~15次,直到皮肤出现潮红即可。

一起战胜咳嗽病魔!

图文、编辑:生地兰

审核、修订:君子兰

#点击蓝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xu.com/ways/14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