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开始发病的年龄以青壮年为多,发病率较高。
初发病的银屑病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有的患者甚至盲目用药,期望痊愈,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引起肝肾等重要器官损伤,得不偿失。要强调的是:银屑病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用药目的是改善或者控制病情。
1银屑病的类型银屑病可以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其中寻常型银屑病是最常见的类型,皮损以白色鳞屑、薄膜现象、点状出血为特点;
脓疱型银屑病发病率约占银屑病人的0.77%,皮损以无菌性小脓疱为特点;
关节病型银屑病发病率约占银屑病人的1%,关节炎可同时发生于大小关节、脊柱,以手、腕、足等小关节多见,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
红皮病型银屑病发病率约占银屑病人的1%,皮损为剥脱性皮炎的表现,伴有发热、畏寒、头疼等全身症状。
寻常型牛皮癣
脓包型牛皮癣
关节型牛皮癣
红皮型牛皮癣
银屑病的治疗方法按照安全性从高到低的顺序分为:局部用药、光疗、系统用药,疗效强度的顺序则相反。
制定治疗方案时要衡量银屑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结合患者对疾病控制程度的期望值,选择合适的方法。简单的说,小面积寻常型银屑病可以外用药治疗,大面积或者其他类型的银屑病需要结合局部外用药物、光疗甚至系统用药治疗。所有的治疗方法中,局部外用药物是基础疗法。
2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寻常的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很多,高压氧治疗、药物治疗(内服+外用+静脉注射),药浴治疗、光动力设备治疗、封包治疗等。北京京城皮肤病有针对银屑病抗复发有一套独特的新疗法。双11,双12院内办十周年,有钜惠套餐。咨询请拨打健康管家刘立国电话。
3银屑病外用药物1皮质类固醇作用原理是可以结合细胞内激素受体,调节炎症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达到抗炎、抗细胞增殖、免疫抑制和收缩血管的作用。
2维生素D类20世纪90年代在欧洲用于治疗银屑病。作用机制是结合维生素D受体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生,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化。
3维甲酸类药物其中他扎罗丁年开始被外用治疗银屑病。其作用机制是使异常的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正常,减少过度增殖,减少炎症标志物的表达。该类药物的副反应包括局部的皮肤刺激、光敏性。由于其潜在的致畸性,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钙调神经磷酸抑制剂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分别于年和年获批治疗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的异位性皮炎,临床医师也将其作为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阻断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副反应包括局部烧灼感、瘙痒,无需停药,继续使用副作用可消退。洗浴后不要立刻使用。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2岁以下儿童禁用。
5水杨酸属于角质松解剂,可减少鳞屑,软化斑块,其作用机制是减弱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的连接降低角质层的PH值。通常与其他外用药物联合使用。其滤过作用可降低光疗的疗效,因此光疗前不要使用水杨酸。为避免系统毒性,不要与口服水杨酸盐同时使用,使用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积的20%。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禁用。对于有局限皮损的孕妇可以使用。儿童应避免使用。
6蒽林因影响外观,使用不方便,近年在临床逐渐减少使用。作用机制是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并作用于线粒体使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正常。副反应包括局部皮肤刺激症状、染色。孕妇、儿童慎用。
7煤焦油煤的蒸馏产物,用于治疗银屑病有多年历史。其作用机制是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DNA合成。副反应包括污染衣物、气味难闻、皮肤刺激症状、毛囊炎、光敏性。对动物有致癌作用,人类没有相关证据。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短期局部使用未发现危险,儿童慎用。
以上外用药物是治疗银屑病的常用药,每一类药物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常常联合使用,以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避免副反应。
此外,不含药物的保湿剂是国际公认治疗银屑病的辅助手段,部分患者单独使用可取得良好效果。每天可使用1~3次,无禁忌症,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均可使用。
阳光中含有对银屑病有治疗作用的长波和中波紫外线,是一种天然、经济的治疗银屑病的手段。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注意调节好饮食起居,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感冒)也可一定程度减轻病情,减少复发。
得了白癜风该怎样治疗刘云涛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