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IRL
按摩经络,开启中医美容的钥匙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脉和络脉相互联系,是脏腑、体表和全身各部的联系通路,使我们人体形成为以脏腑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健康状态下,经气的活动能帮助机体完成各项功能,运行气血,协调阴阳;外邪袭表,病邪通过经络深入体内;内脏有病,也会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在中医美容医生的眼中,呈现为某些损美性疾病。“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是这样的道理。正因为经络内有络属脏腑,外有循行路线,所以结合循行部位、疾病症状和所属的脏腑,能作为辩证的依据,帮助临床诊断。明确病性、病位后,我们能更有针对性的选择方药、经穴去治疗。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象”又称为“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古人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单纯凭解剖无法解释人体复杂的现象,故“由表及里,司外揣内”,结合生活实践的观察和医疗经验的积累,来认识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中医美容具悠久的历史和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原则,强调由内而外的美。比起简单的对皮肤施药,更注重内部调理,若想得到局部的美、持久的美,应先使脏腑协调,经络通畅,气血调和。故笔者认为,学习中医美容,应先从藏象、经络的基本知识开始学起。本文重点介绍十二经脉、任督二脉和对应脏腑的功能。
M
I
M
I
01.
手太阴肺经
肺经循行路线: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贲门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出腋下,下循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下过肘中,沿前臂内侧桡骨下缘,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上行至大鱼际部,沿其边际,出大指的末端。
其支脉,从腕后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肺主通调水道:“肺为华盖”,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被称为“水之上源”,因为它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一是肺气宣发,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皮毛肌腠,并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若肺气宣发功能失调,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燥少华、少汗无汗的症状;二是肺气肃降,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向下向内布散,下输于肾,为尿液生化之源。若肺气肃降功能失调,可能会出现尿少、颜面浮肿的症状。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肺宣发卫气于体表,输布津液于皮毛,能抵御外邪,滋养皮毛,排泄汗液。鼻的嗅觉和通气功能均依靠肺气的作用。因此肺在美容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能治疗所有的皮肤病,鼻部的损美性疾病如酒齄鼻也可以从肺论治。
肺与中医美容的临床病理联系:
若肺经风热、肺胃蕴热,熏蒸肌肤,外感风热毒邪,两邪相搏,循经上犯,可能出现粉刺、酒齄鼻、热疮;若肺卫气虚,表皮肌腠不密,汗出当风或受到风邪侵袭,则气血运行不畅,可能出现瘾疹(荨麻疹)。
ONLINE
02.
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经循行路线: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起始,沿食指桡侧缘,出第1、2掌骨间。进入两筋(指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沿前臂桡侧,进入肘外侧。经上臂外侧前边,上肩,出肩峰部前边,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部(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其支脉,从缺盆部上行颈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出来夹口旁,交会人中,左侧的走到右侧,右侧的走到左侧,上夹鼻孔旁。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大肠被称为“传导之官”,主传导糟粕,主津液,以通为用,和肺相表里,故能和肺经配合治疗皮肤病。大肠功能正常,则津液代谢输布正常,皮肤光滑润泽;若功能失常,则津液输布不到面部,体内糟粕无法很好的排出,出现皮肤干燥,细纹,目黄。
M
I
M
I
03.
足阳明胃经
胃经循行路线: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交鼻根部,与旁边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中,回出来夹口旁,环绕口唇,向下交承浆穴;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再沿下颌角(颊车)。上耳前,经颧弓上(上关),沿发际,至前额。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胃能受纳腐熟水谷,有“水谷气血之海”之称,助脾胃运化。气血津液充盈,则皮肤毛发滋润有泽,否则面黑。胃经还经过面部、乳房,调整内分泌功能和代谢功能,故能治疗面部痤疮,改善面部色泽,隆胸丰乳,减肥。
ONLINE
04.
足太阴脾经
脾经循行路线:
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开始,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核骨(第1跖趾关节内侧)后。上过内踝前缘,再上小腿腓肠肌内,沿胫骨后,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膝股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络于胃,上过膈肌,夹食管旁,连舌根,散布舌下。
其支脉,从胃部分出,向上通过膈肌,注入心中。
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本经既可以帮助肥胖者减肥,又能帮助形体瘦弱者强健,还可以治疗面色萎黄、皮肤粗糙、口唇发白、毛发稀疏等病症。口唇受水谷精微和气血的濡养,脾气健运,口唇红润光泽,脾失健运,则口唇淡白不泽。
脾胃与中医美容的临床病理联系:
若嗜酒,偏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中焦运化失常,使脾胃化湿生热,湿热循经上熏皮肤,风热相搏,可能出现粉刺、酒齄鼻、面游风(脂溢性皮炎)、唇风(剥脱性唇炎)、口吻疮(口周皮炎)、发蛀脱发(脂溢性脱发)、热疮(单纯疱疹)、蛇串疮(带状疱疹)、嗣面(栗丘疹);若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不足,则皮肤失养,经脉瘀阻,可能出现黑眼圈、须发早白、皲裂疮;若脾不能运化水湿,生湿化痰,水气上泛,可能出现黧黑斑(黄褐斑)、疣目(寻常疣)。
M
I
M
I
05.
手少阴心经
心经循行路线: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从心出来属于心系,向下通过膈肌,络于小肠。
其支脉,从心系上夹食道上行,系目系。
其主干,再从心系,上行至肺,横行出于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手厥阴经之后,下过肘内,沿前臂内侧后缘,到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后缘,沿小指的桡侧出其末端。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液为汗:面部的血脉丰富,全身气血上注,故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在面部的色泽上反映。心气旺盛,则面色红润,心气不足,则面色?白,心血亏虚,则面色无华,心脉痹阻,则面色青紫晦暗,心火亢盛,则面色红赤。另外心血是汗液化生之源,心血充足,化汗有源,则皮肤润泽,心主司汗液生成排泄的功能失调,可能会导致一些皮肤疾病。
心与中医美容的临床病理联系:
若人受到外界刺激,情绪波动,七情内伤,心火亢盛,血分伏热,复感风热或热极生风,肌肤失养,可能会出现发疹、脱白屑状的皮肤病。
ONLINE
06.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经循行路线: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末端,沿手尺侧上达腕部,出于尺骨小头部,直上沿尺骨下缘,出于肘内侧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上沿臂外后侧,出肩关节,绕肩胛骨,交于肩上,进入缺盆,络于心,沿食管穿过膈肌,到胃部,属于小肠。
其支脉,从缺盆沿颈部上至面颊,到达外眼角,向后进入耳中。其支脉,从面颊部分出,经过鼻部到达内眼角。
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小肠能受承化物,泌别清浊,故具有消化功能和水液代谢功能,能治疗肥胖和津液代谢失调的病症。小肠经经过面部,在面部美容也具有重要地位。
M
I
M
I
07.
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经循行路线: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过额部,交会于头顶。
其支脉,从头顶至耳上方。
其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回出从项部下行,沿肩胛内侧,夹脊旁,到达腰中,从脊旁肌进入,络于肾,属于膀胱。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
膀胱和肾互为表里,肾的气化和膀胱的固摄相协调,使尿液的生成排泄正常,从而参与了全身的水液代谢。膀胱经走行于头背部,阳气充盛,上有脏腑的背俞穴,能调节全身脏腑的功能。本经功能全面,能减肥瘦身、增强体质、调节内分泌,治疗雀斑、蝴蝶斑、皮肤过敏等病症。
ONLINE
08.
足少阴肾经
肾经循行路线: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过足心,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之后,进入足跟中,上向小腿内,出腘窝内侧,上大腿内侧后缘,穿过脊柱,属于肾,络于膀胱。
其主干,从肾上穿肝、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夹舌根旁。
其支脉,从肺出来,络于心,注于胸中。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素问》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肾在体合骨,荣齿,其华在发:“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头发和牙齿的生长与脱落,润泽或枯槁,需要精血濡养,与肾之精气盛衰密切相关。肾精化血,则头发浓密黑亮,牙齿坚固;肾精不足,血液亏虚,则头发枯槁早脱,牙齿松动。
肾与中医美容的临床病理联系:
若肾精不足,肾阴亏虚,颜面失润,或水湿上泛,肾的本色是黑色,可能导致黧黑斑、黑眼圈、头发枯槁脱落;若肾水难以上济心火,则虚火上炎,血脉瘀阻,可能出现雀斑、面部潮红。
M
I
M
I
09.
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经循行路线:
手厥阴心包经,从胸中开始,浅出属于心包,下过膈肌,历络于上、中、下三焦。
其支脉,沿胸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向上到达腋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手少阴经之间,进入肘中,沿前臂下行于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进入掌中,沿着中指出其末端。
其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其末端。
心包的主要生理功能:
心包是心脏外的包膜,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常和心经配合治疗。“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各种热邪扰心导致的疮疡肿毒常从心包经论治。
ONLINE
10.
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经循行路线:
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末端,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沿着手背至腕部,出于前臂伸侧尺骨、桡骨之间,向上穿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通过肩部,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进入缺盆,分布于膻中,散落心包,通过膈肌,遍属于上、中、下三焦。
其支脉,从膻中向上出缺盆,上行项部,系耳后,直上出耳上方,弯下行于面颊,至目下。
其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过上关前,交面颊,至外眼角。
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三焦运行津液,通行元气,是全身水液代谢和元气走行的通路,故水液代谢失调所致的浮肿能从三焦论治。三焦经经过面部,在面部美容中能发挥作用。
M
I
M
I
11.
足少阳胆经
胆经循行路线:
《素问》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足少阳胆经,从外眼角开始,上行到额角,下耳后,沿颈侧部,行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进入缺盆。
其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走出耳前,至外眼角后。
其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会合手少阳三焦经至眼下;下经颊车部下行颈部,会合于缺盆。由此下向胸中,通过膈肌,络于肝,属于胆,沿胁里,出于气街(腹股沟动脉处)。绕阴毛边,横向进入髋关节部。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胆贮藏和排泄胆汁,协同肝的疏泄功能,配合治疗目赤肿痛、黄疸等病症。眼角鱼尾纹、脱发,耳鸣等经脉所过之处的病症也能施治。
ONLINE
12.
足厥阴肝经
肝经循行路线:
足厥阴肝经,从大趾爪甲后毫毛部开始,向上沿着足背,至距内踝1寸处,上行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腘窝内侧,沿着大腿内侧,进入阴毛中,环绕阴部,至小腹,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喉咙之后,上入鼻咽部,连接目系,上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其支脉,从目系下向面颊中,环绕唇内。
其支脉,复从肝分出,通过膈肌,上注于肺中。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素问》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主疏泄与藏血液:若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机畅达,则面部红润通透;若肝主疏泄功能失常,肝气郁结,郁久化热,面部气血失和,血瘀形成黄褐斑。
肝血充盈,则双目有神,面部红润,爪甲坚韧光滑;肝血不足,则面目干涩不清,爪甲质脆粗糙。
肝胆与中医美容的临床病理联系:
若情志失调,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血瘀滞,可能出现黧黑斑(黄褐斑)、黑眼圈、须发早白;若肝经湿热、肝血亏虚,湿热外溢,则不能濡养皮肤、筋脉、爪甲,可能出现指(趾)甲的病症,如灰指甲。肝经风热上攻,则目痒赤痛。
奇经八脉——督脉
督脉循行路线:
起于胞中(内生殖器),经过尾骨,行于后背正中线上,上至头顶,沿着额头到鼻柱上,经过鼻尖、人中沟。
督脉的主要功能:
督脉统领诸阳经,统率全身阳气,有“阳脉之海”之称。结合其循经所过,能治疗热证所致的皮肤病、毛发疾病、鼻部疾患等。
奇经八脉——任脉
任脉循行路线:
起于胞中,行于胸腹正中线上,上抵下颌部,循面部进入目中。
任脉的主要功能:
诸阴经皆与任脉直接或间接的交会,故任脉被称为“阴脉之海”,它还有“主胞胎”的功能,即与生育功能有关。
如今,经络美容越来越受现代女性的欢迎。此法打破了传统美容仅在皮肤表面做文章的常规,它通过刺激经络对内在脏腑进行调理,使经络平衡,气血旺盛,从而达到美容的目的。
经络美容理论的核心是“从外到内,以内养外”,这和一般美容仅仅依靠外用化妆品来滋润、营养皮肤是截然不同的。从中医美容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相貌及神志都是脏腑、经络、气血等诸多内部要素反映于外的表象。分布于人体体表的经络在受到外界的良性刺激后,就会把这种信息迅速传到全身的各个脏器,以滋养脏腑。脏腑得以滋养,外在的美丽就会不请自来。可以说,人的经络就是上天赐予我们打开“美丽之谜”的天然密钥。
参考书目:
1.郑洪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第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沈雪勇主编.经络腧穴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第10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刘宁主编.美容中医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仅供学习交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