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TV(记者莫菲于茵洁福州报道)最近网上流传“新鲜银耳有毒不可食用”,据其描述新鲜银耳中含有一种叫做卟啉的光感物质,进入血管后有可能导致食用者的皮肤瘙痒红肿,甚至呼吸困难。“食用新鲜银耳可致日光性皮炎”引起了市民们的恐慌。
福建省是银耳主要产出地,这一报道也对福建省银耳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对此,海博记者采访了省食用菌行业协会和省食用菌学会的多位专家,他们回应:“新鲜的银耳药食同源,说它有毒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市民可以放心食用。”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出产的新鲜银耳
福建省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谢宝贵教授告诉记者:“这一传言来自某家电视媒体的采访报道,在报道中原本讨论的是新鲜的银耳是否有毒,而节目中出现的专家给出的结论是新鲜的木耳有毒。虽然新鲜的木耳食用后有可能产生日光性皮炎,但这种概率微乎其微,只有较为特殊的代谢异常的病人食用后才会有此类问题。所以在这个电视节目当中,用生食木耳有可能致病来推据生食银耳有毒,是有失偏颇的。”
多位专家对新鲜银耳的食用安全进行研讨
专家们告诉记者食源性卟啉病发生的前提是机体的卟啉代谢异常,日光性皮炎是卟啉病的一种,其发病需要三个要素,即摄入光敏性物质、长久日晒、卟啉代谢异常。不是所有的日光性皮炎都是由卟啉类物质引起的;也不是所有的卟啉类物质都会引发日光性皮炎。因此,食用新鲜的木耳致病也是一件概率极低的事情,类似于“食物过敏”。
对于这一传言的产生,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吴锦忠教授表示:“作为科研技术人员,对一些科学论断不可轻易揣测或者推论,应该提出科研依据进行阐明。并且,银耳和木耳是完全不同的科、属、种,不可混为一谈。”
治疗白癜风权威的医院白癜风能治好吗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