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痛风的临床表现
长期高尿酸,尿酸盐在关节沉积引起无菌性关节炎就称痛风。绝大多数痛风首发第一脚趾关节。痛风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而“痛”是最主要的表现。
那年轻人发生痛风该怎么办呢?
痛风的药物治疗
1
止痛为先
痛风发作后首要止痛。目前临床推荐痛风发作时的止痛药也有三类,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1、秋水仙碱:越早用药越好,超过36小时疗效明显降低。
具体用法:秋水仙碱首剂1mg,1小时后追加0.5mg,12小时后改为0.5mg,每日1-2次。如果用药3天无效,或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应立即停药。
1、秋水仙碱:越早用药越好,超过36小时疗效明显降低。
具体用法:首剂1mg,1小时后追加0.5mg,12小时后改为0.5mg,每日1-2次。如果用药3天无效,或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应立即停药。1、秋水仙碱:越早用药越好,超过36小时疗效明显降低。
具体用法:秋水仙碱首剂1mg,1小时后追加0.5mg,12小时后改为0.5mg,每日1-2次。如果用药3天无效,或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应立即
2、解热镇痛药
又名非甾体抗炎药。常用的药物有(非选择性NSAID)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等,还有新型的止痛药(选择性COX-2抑制剂)依托考昔、塞来昔布等。建议优先考虑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与阿司匹林联用。并主张早期和足量使用,即在发作的前2天给最大量,等症状缓解后迅速减至常规剂量,疗程4~10天。1、秋水仙碱:越早用药越好,超过36小时疗效明显降低。
具体用法:秋水仙碱首剂1mg,1小时后追加0.5mg,12小时后改为0.5mg,每日1-2次。如果用药3天无效,或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应立即停药。
3、糖皮质激素
国内指南建议将糖皮质激素列为二线镇痛药物,仅当痛风急性发作累及多关节、大关节或合并全身症状时,才推荐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建议口服强的松,每天6片,清晨一次顿服,3-5天停药。疼痛控制后,就要着手开始控制尿酸,避免痛风复发了。建议口服强的松,每天6片,清晨一次顿服,3-5天停药。
疼痛控制后,就要着手开始控制尿酸,避免痛风复发了。
建议口服强的松,每天6片,清晨一次顿服,3-5天停药。
疼痛控制后,就要着手开始控制尿酸,避免痛风复发了
1、秋水仙碱:越早用药越好,超过36小时疗效明显降低。
具体用法:秋水仙碱首剂1mg,1小时后追加0.5mg,12小时后改为0.5mg,每日1-2次。如果用药3天无效,或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应立即
2
2
降尿酸治疗
需要将尿酸控制达标。一次痛风发作,将尿酸控制在μmol/L以下,频繁痛风发作(每年发作超过2次),应将尿酸进一步控制在μmol/L以下。目前认为,服用降尿酸药是减少痛风发作的最有效手段。常用降尿酸药有三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Drug
1、别嘌醇:成人初始剂量50~mg/天,最大剂量mg/天。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予减量。别嘌醇可引起皮肤过敏及肝肾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
2、非布司他:初始剂量20~40mg/天,最大剂量80mg/天。对肾脏安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无需减量。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害、恶心、皮疹等。
3、苯溴马隆:成人起始剂量25~50mg/天,最大剂量mg/天,早餐后服用。对肾脏相对安全,肾小球滤过率20~60ml/min时,推荐50mg/天;严重肾衰,或者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不良反应有胃肠不适、腹泻、皮疹等。
降尿酸药通常选择其中一个就可以了,一般不建议联合使用。降尿酸药的服用时间虽没有统一的标准,但痛风频繁发作,每年发作超过2次者,应长期服用降尿酸药。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痛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