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温湿热天气的到来,也到了皮肤病的高发期,尤其是“烂脚丫”是真菌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人们常说的“烂脚丫”现代医学称之为“足癣”,很多人习惯称“脚气”、“香港脚”,中医称之为“足湿气”。
我国足癣的发病率大约在30%左右,南方气温高湿度大,发病率更高。足癣是由真菌侵犯足趾、足底、足背等皮肤表层所致的一种常见传染性皮肤病,该病奇痒难忍,患者用手搔抓,可出现继发感染,局部溃破、肿胀、疼痛、行走不能,易并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丹毒等病,病情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
该病根据皮损表现不同常分为三型:
水疱型:在趾间和其屈面、脚底等处发生深在性水疱,剧痒,水疱干燥后脱屑,瘙痒随之缓解。水疱常反复发生,有时可破溃形成糜烂面。
浸渍糜烂型:主要见于趾间,多见于三、四趾间、局部皮肤糜烂,表面有白色腐败的表皮附着,去掉腐败的表皮后露出红色的潮湿面,有异味,易继发感染。
鳞屑角化型:多见于足跖部位,局部发生角化过度和脱屑,纹理加深,有时可因表皮角化过度发生皲裂,一般不发生水疱,冬季加重,病久失治可累及足趾,伴发灰趾甲(甲板增厚失去光泽)。
该病系由接触传染,由于足跖表皮角质层厚,汗腺多,又无皮脂腺,缺乏具有抑制真菌能力的脂肪酸,双足经常穿着鞋袜,局部温度高,湿度大,角质层常被浸渍变软,表面酸碱度改变,遂为真菌发生创造条件。此外,接触患者的鞋袜、毛巾,共用拖鞋和浴池等亦被传染,在冬季里真菌的生长繁殖能力下降,足癣的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
该病的治疗以外用药为主,水疱型要选择刺激性小的药物,可用3%硼酸溶液浸泡10分钟,每日2次,或用霍香正气水、克霉唑癣药水、酮康唑乳膏等药交替外涂患处,每日2次。浸渍糜烂型切忌用强烈刺激性药物,可用3%硼酸溶液或用黄连素溶液湿敷10分钟,患处再撒上适量枯矾粉或祛湿散粉,待渗液减少时可外涂抗真菌药膏,或用中药泡洗。鳞屑角化型要选择角质剥脱剂,可用复方苯甲酸膏等药外涂患处,也可用中药苍肤洗剂泡洗,必要时行封包疗法。足癣经过治疗即使症状消失后,仍要继续用药一段时间,以控制复发。足癣合并感染时应使用抗生素,医院治疗。对于慢性迁延型足癣,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物如特比奈芬片或伊曲康唑片,必要时可内服外用药物综合治疗。
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在公共场所避免共用鞋、袜套、洗脚盆、擦脚布等用品。
2、保持足部干燥、清洁,洗完脚后要把脚和趾间皮肤擦干。夏季易穿透气性好的凉鞋或布鞋,尽可能不穿或少穿运动鞋、胶鞋,穿后要勤洗、勤晒。
3、定期对擦脚毛巾、袜子、鞋垫等用品进行煮沸消毒,洗脚盆、拖鞋等要用消毒液浸泡。
4、尽量不吃或少吃食辛辣、酒酪等刺激性食物。
5、避免接触肥皂水、洗衣液等碱性化学用品及热水洗烫。
6、不要与宠物密切接触。
总之,足癣可防可治,要想赶走“烂脚丫”:一要规范用药。二要坚持治疗。三要做好个人防护。
医生介绍
李清峰,男,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主治医师,门诊部主任,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在读皮肤性病专业师承研究生,燕京赵氏皮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商丘工作站负责人,率先在我市开展中医火针、拔罐、中药熏蒸等特色外治疗法治疗皮肤病及中医美容临床研究工作.。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曾先后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皮肤性病专业,擅长经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损美性皮肤病(黄褐斑、痤疮、扁平疣、婴幼儿面部湿疹、脂溢性皮炎、化妆品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过敏性皮炎)、顽固性荨麻疹、湿疹、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银屑病、手足癣、过敏性紫癜、脱发、皮肤瘙痒症、淋病、梅毒等皮肤病性病。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