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剥脱性皮炎治疗专科医院 >> 剥脱性皮炎常识 >> 警惕生脉注射液的严重过敏反应

警惕生脉注射液的严重过敏反应

 

生脉注射液是根据古方“生脉散”制成的中药注射剂,由红参、麦冬、五味子组成。主要功效为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具有上述证候者。一、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生脉注射液严重病例的不良反应/事件具体表现如下: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等;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憋气、喉水肿等;心血管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心悸、紫绀、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剥脱性皮炎等。

典型病例1:

患者,女,因乏力待查就诊,给予生脉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ml)内静脉滴注,当滴注约5分钟时患者面部出现红斑样皮疹,并感瘙痒,随即神志不清,面色苍白。查体:血压80/46mmhg,心率56次/分,呼吸38次/分。立即停用生脉注射液,给予抗休克治疗,40分钟后血压升至/72mmhg。

典型病例2:

患者,男,54岁,因四肢厥冷、出汗、心悸、气短入院,给予生脉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不久,患者自觉背部如针刺样疼痛,未及时向医生报告,直至生脉注射液滴注完毕后,针刺样疼痛加剧并感瘙痒,报告医生。经查,患者背部大面积水疱,发红,伴少许红疹,表皮松解,尼氏征阳性,无畏寒、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考虑为生脉注射液引起的剥脱性皮炎。

典型病例3:

患者,男,52岁,因胸闷、胸痛入院,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加生脉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用药后约20分钟,患者出现皮疹、风团、剧烈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停药,吸氧,给予抗过敏治疗,约15分钟后症状缓解,第二天重复使用生脉注射液,皮疹等再次出现,经同样处理后症状消失。

二、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

国家中心数据库中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显示,该产品在临床上存在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超剂量用药:

生脉注射液说明书中规定的用法用量:“静脉滴注:1次20-6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ml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例严重病例中,一次使用剂量超过60ml的有9例,其中单次用药剂量最高达ml。

2、混合用药:

生脉注射液严重病例报告中,有20例存在明确的混合用药现象。混合使用的药品以黄芪注射液最为多见。

3、过敏体质用药:

严重病例报告中,有15例病例患者有既往药物过敏史,其中一例既往使用生脉注射液出现胸闷,第二次使用后发生过敏性休克。

三、相关建议

1、鉴于生脉注射液严重过敏反应问题突出,建议医护人员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本品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在给药期间应对患者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则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的救治措施。

2、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生脉注射剂的适应症,权衡患者的治疗利弊,谨慎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不得将本品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用,以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3、建议生产企业对说明书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完善相关内容,尤其是增加严重不良反应描述;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宣传,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信息及时传达给患者和医生;完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并开展相应的安全性研究。

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杂志

曾用名:《中国执业药师》

出版周期:月刊

ISSN:-

CN:10-/R(原CN:11-/R)

出版地:北京市

创刊时间: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杂志(原《中国执业药师》)创刊于年,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和中国药师协会主办的医药学专业学术期刊,编审委员会名誉主任为中国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本刊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收录于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dnxu.com/wadzz/131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