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无传染性。全球患者共超过1.25亿,其中约20%为中重度患者。年中国6省市居民调研显示患病率为0.47%,全国约有万银屑病患者。研究显示银屑病患者依从性差,需要加强维持治疗。
如何制定银屑病维持治疗方案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银屑病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TDM包括检测治疗药物谷浓度和抗药抗体(ADA)以及临床应答,有助于靶向剂量调整、依从性监测和治疗失败患者评估(包括初始和继发性)。基于TDM的慢性斑块状银屑病治疗方案调整策略如下表:
中重度银屑病维持治疗的影响因素多,如药物使用方法、药物使用频率、剂量调整、经济因素、药物机制,应加强监测。
“
银屑病使用生物制剂的检查项目
治疗前和治疗中:治疗前需筛查血常规、肝功能、C反应蛋白、抗核抗体、妊娠试验;感染相关指标如各种肝炎病毒标志物、HIV抗体、结核筛查(PPD试验和X线胸片),有条件应做T-Spot检查,必要时需进一步做胸部CT及HBV-DNA定量。
治疗开始后:需定期询问病史和体检,监测药物过敏反应、妊娠试验、潜在或活动性结核、肝炎病毒复制情况和血常规、肝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注意监测恶性肿瘤;每半年复查临床实验室指标,若肝炎或结核等检测阳性,则应更频繁。
“
银屑病生物治疗停药标准
出现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如包括活动性结核病在内的严重感染、心力衰竭、肿瘤、脱髓鞘综合征、狼疮样综合征等;治疗失败;达到临床缓解后停药(尚缺乏明确指导意见)。
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有利于银屑病维持治疗
银屑病治疗需要监控药物长期使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传统系统治疗无法满足临床需求,皮损反复、副作用大是主要原因。患者对甲氨蝶呤(传统治疗)满意度低,只有1/3患者表示满意
研究发现TNFi出现抗药抗体(ADA)的比例较高。约1/5的患者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46~66周后出现抗药抗体阳性,48%的患者接受阿达木单抗治疗后出现了抗药抗体阳性
司库奇尤单抗全球上市近5年,近项循证证据,真实世界研究占10%。发表于JEADV的真实世界荟萃分析进一步加强了关于司库奇尤单抗在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中临床有效性的现有证据,证明了高水平的临床治疗结果,较高的药物生存率和良好的耐受性
Meta分析显示司库奇尤单抗mg达到sPGA0/1或IGA0/1或PGA0/1的疗效好。28项临床研究安全性数据汇总分析司库奇尤单抗治疗PsO不增加结核再激活风险。司库奇尤单抗治疗1年,不增加IBD发生风险
小结
银屑病治疗依从性不佳,应加强患者教育,通过增加患者疾病认知等方面改善依从性。维持治疗应至少维持6个月后再逐渐减量,生物治疗使用前和使用中都应不断监测不良反应,合并症等情况。TNF-α抑制剂不良反应多,依从性仍待改善,维持治疗应选择其他兼顾疗效和安全性的生物制剂。司库奇尤单抗经过充分真实世界证明其长期有效及安全性,适合做为银屑病患者长期维持治疗的优选。
文章出处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