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社会的生活压力的升高和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人们患上皮炎的可能性增加,特别是接触性皮炎,已经成为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病因大概就是因为人们接触了外界的刺激物质,然后皮肤上会出现一些小疙瘩,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越来越严重,给患者的日常起居饮食带来极大的不便。
今天给大家讲讲肌肤问题,接触性皮炎(contactdermatitis)。一般因为化妆品问题而来皮肤科求助的人,几乎都是因为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顾名思义就是肌肤接触到某种物质而引发的皮炎,大致可以分成两种;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contactdermatitis)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此外,还有和光毒性光敏性接触性皮炎,因为这两类较少见,且发病原因复杂,先略过这个部分。
症状过敏和接触性皮炎的症状都是瘙痒。但是只要掌握几个重点差异,就能轻松分辨这两种肌肤困扰。
所谓的过敏,是指肌肤暴露在过敏原(又称为抗原)中引发的一系列身体反应。会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要先记录在肌肤的免疫系统中,才会引发过敏反应。也就是说,并不是碰到这种物质就立刻会过敏。过敏的另一大特征是,就算第二次碰到这种过敏原,也要经过48个小时,才会开始产生过敏反应。
因此,平常接触到一样东西就立即有发痒的症状,并不是过敏性接触皮炎,那只是接触到刺激物而引发的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还有另一个特征,那就是只要引发一次过敏反应,就会一辈子对该物质过敏,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过敏原。
皮炎的部位及范围与接触物接触部位一致,境界非常鲜明,但如接触物为气体、粉尘,则皮炎呈弥漫性而无一定的鲜明界限,但多发生在身体暴露部位。
相反的,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并不会被记录在免疫系统上。因此,一次的接触发炎并不会跟着我们一辈子。而过敏原一旦被记录在免疫系统上,肌肤就会记忆它并对它做出反应,所以会困扰我们一辈子。所谓的过敏原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只适用于对该物质过敏的人。
举例来说,当出现。“别人用都没关系,只有我用有问题。”的状况时,可能就是那种化妆品里含有会引发过敏的成分,也可以说,它被记录在你的抗原清单里的可能性相当高。如果涂抹护肤品后,在几分钟之内立刻产生刺痛或灼热感,那就是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若两天之后才出现症状,就是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寻找过敏原因
接触性皮炎虽然是由多种刺激物引发的,但是最让人担心的是因为发炎的部位会持续瘙痒,如果忍不住去抓它就会破坏肌肤屏障,陷入肌肤问题的恶性循环中。因此,不管再怎么痒都不能去抓。如果担心是过敏反应,不妨带着正在使用的化妆品去皮肤科求助,通过皮肤贴布测试(patchtest)就能找出过敏原。
虽然不是护肤品本身,而是其中的少数成分会引发过敏,但其中有些成分本来就对肌肤具有一定刺激性。举例来说,酸性的护肤品,如去角质产品常使用的甘醇酸、水杨酸、维生素A与高浓度的维生素C,这些产品本来就有刺激性,因此在使用初期常被误认为是过敏原。只要降低浓度或使用频率,比如每隔三到四天使用一次,皮肤渐渐适应后就不会觉得刺激了。不过如果有斑点,可能会因为这些刺激性物质而造成色素沉淀,使斑点变得更加明显,一定要特别小心。
今天的干货就到这里了,下期见~muma~
往期回顾点击阅读:
角质清除干净就是好?
-END-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