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诊疗中,如何更好实现中西医协同作战?中医药如何更好帮助患者恢复肺功能?2月26日,第一、第二批广东省援助湖北武汉疫情防控医疗队专家与广东省中医医疗队举行研讨会,围绕新冠肺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展开探讨。
▲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在会上发言
医院副院长、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张忠德介绍,在医院,广东医疗队负责病区目前累计收治患者人,出院(或达到出院标准转入缓冲病房)89人,预计截至本周末将有2/3至3/4的患者可以出院。
“对于轻症、普通型病人,中医强调加强扶正;对于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则提倡中西医协同作战,在做好生命支持的基础上,中医有助于推动患者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的改善。”医院重症医学专家邹旭说。
患者小气道(内径小于2mm的小细支气管)痰液堵塞的问题,是目前专家们面临的一大诊疗难点。
“我们发现几名患者气喘严重,且尝试各种诊疗手段效果并不好。针对这些疑难问题,我与钟南山院士电话沟通,详细分析患者情况。”张忠德说,他们发现,患者小气道存在的黏液堵塞是主要原因,必须想方设法将黏液排出。
广州医院(下称“广医附一”)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谢佳星指出类似问题。“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之一是干咳,看似没有痰,但实际上痰液堵塞在小气道和肺泡,造成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谢佳星说,目前使用的祛痰药选择有限,效果也并不明显,希望中医药能在这方面提供解决方案。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专家还将目光投向康复阶段如何帮助患者更好恢复肺功能的问题。
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郭亚兵、广医附一心内科主任医师陈爱兰指出,患者进入康复阶段后,对于肺部纤维化组织的吸收,目前已有药物效果尚不明确。陈爱兰说,还有的患者因为肺功能恢复慢,住院过程中对氧气产生依赖,导致迟迟不能出院,建议中医药可探索更多路径。
在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当中,中西医结合诊疗是广东医疗队的一大特色。广东省中医药系统共派出人支援湖北,在医院、医院、医院等均有整建制的中医医疗队开展重症患者救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